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86.164
  • 學位論文

從戒嚴到後戒嚴——台灣反成長小說新論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摘要


摘要 一般在探討青少年成長的問題時,大多數的文本,結局都是正面的,主角在經歷磨難後,必能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且其意義可為他人仿效學習。反成長小說則不然,主角們反抗的是既定的社會價值,而他們所追求的自我實踐之道,經常受他人曲解,當他們走上自我實踐之路時,也未必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然而這種對自我的追尋與肯定,是遠比亦步亦趨的複製他人成功的模式,來得更有意義。 從戒嚴到後戒嚴時期,是個社會巨變的時代,在政治及經濟急遽轉型的背景下,民主思想醞釀紮根,人權逐步獲得重視,過去年代不受重視的青少年問題,開始受到關注。隨著社會逐漸開放,青少年的成長中發現人生除了讀書外,還必須面對諸多問題,如威權教育、文憑主義、校園霸凌、學習低成就,乃至性啟蒙;由於整個社會並未對這些問題做好準備,莘莘學子也就只能以自己的生命,與他們所不認同的社會衝撞。衝撞的結果是,他們可能學到寶貴的經驗,卻也有可能失去更多,其間的得失如何,便是本文所關注的焦點。成長有其艱難苦澀之處,而「反成長」的原初目的,是對「成長」提出質疑與辯證,期望藉由從戒嚴到後戒嚴時期五部台灣反成長小說之研究,吾人可以對於「反成長」的行為,有更正確的認識,並期望透過對於這當中反成長小說的代表作進行研究,能在學術上有淺薄的貢獻。 本文主要的研究對象,鎖定從戒嚴到後戒嚴時期中以「反成長」為主題的小說,其中包括戒嚴時期七等生《跳出學園的圍牆》、吳祥輝《拒絕聯考的小子》、後戒嚴時期郭箏《彈子王》、張大春《我妹妹》、以及羅葉《我的兄弟黃非紅》,因為在這二十年間,儘管小說創作極多,但以反成長為主要議題者,這五部小說最具有代表性,而「反成長」的原初目的,是對「成長」提出質疑與辯證;加上筆者擔任教職接近十載,無論是自己求學時的成長經驗,或是身為執教者後觀察到學生的行為表現,皆是促成吾人以這五部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之原因,試圖說明從戒嚴到後戒嚴時期,轉型中的社會對莘莘學子會造成什麼影響,而青少年是以什麼態度,處理自己所面對的時代問題。 本文分章探討五部小說中青少年反成長的動機與理由、青少年反成長的手段與方法、青少年反成長的代價與結果、及對青少年反成長的行為做總評。最後提出結論:反成長小說積極的目的不僅在抒解危機,也是人們藉由面對自己的危機,反思成長過程中種種不合理之處,並爭取合理,進而提昇自己的生命強度,這積極的意義,是身體力行的成果,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反成長,不只是必須,也是值得的。 關鍵詞:戒嚴、後戒嚴、台灣反成長小說

參考文獻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台灣文學的趨向〉,《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臺北:聯經,2008。
張錦忠,〈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後解嚴的台灣文學》,臺北:聯經2008。
賴穆萱,《後現代青少年的辯證:論張大春的成長三部曲》,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教科書中的台灣圖像》,臺北:南天書局,2007。
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台灣圖像》,板橋:稻香出版,2007。

被引用紀錄


賴亭伊(2016)。鍾肇政「自傳體小說」的成長敘述—以《八角塔下》、《濁流三部曲》、《青春行》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03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