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7.22
  • 學位論文

側照式LED背光模組之研究

Study of Edge-Lit LED Backlight Module

指導教授 : 王立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顯示科技這塊領域中,液晶顯示器(LCD)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與傳統的CRT來比較,液晶顯示具有低耗電、低輻射、無畫面閃爍、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在液體顯示器中,以往背光源是使用CCFL(Cold Cathod Fluorescent Lamp),隨著LED的發展及LED高亮、無汞污染等優點,背光源逐漸朝向LED背光(LED Backlight)方向上發展,取代舊有的CCFL背光。而LCD色彩表現的好壞決定在於背光源能否提供一個好的頻譜,經過color filter後,能表現出各自分明的RGB三種顏色。 針對色彩表現的需求,我們以藍光LED激發紅色及綠色所混合之螢光粉,產生出高演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之白光背光源,以此構想針對17吋側照式背光模組來作設計及模擬。實行的方式是以紅色、綠色螢光粉混合AB膠,試出最佳混合比例以產生出色度座標最接近(0.333,0.333)之白光。在研究中,我們針對側照式之結構,將螢光粉以網板印刷的方式塗佈於高透光之薄片上,並緊靠於導光板長邊之邊緣,再以藍光LED照射激發來完成。針對此結構以TracePro作模擬分析,求出最佳化之網點分佈,以達到均勻出光之目的。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phosphor LED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LCD monitor

參考文獻


[11] 梁宏維,“以特殊燈罩結構對LED光源於17吋液晶顯示器側照式背光模組之研究與設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2008。
[12] “TracePro快速學習手冊”,訊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1] Gerard Harbers and Christoph Hoelen, “High Performance LCD Backlighting using High Intensity Red, Green and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 SID Symposium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volume 32, issue 1, pp. 702-705, June 2001.
[5] Jee-Gong Chang and Cheng-Tai Lee, “Random-dot pattern design of a light guide in an edge-lit backlight: integration of optical design and dot generation scheme by the molecular-dynamics method,” in J. Opt. Soc. Am. A, vol. 24, no. 3, March 2007.
[6] 吳珮禎,“LED光源應用於直下式背光源模組之設計與研究與設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2007。

被引用紀錄


凌慶榮(2012)。簡易LED均光透鏡設計之光學模擬及驗證〔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12.000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