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4.246
  • 學位論文

鋅鐵氧化物修飾硒硫化鎘奈米棒光觸媒於 可見光驅動光催化分解水產氫之研究

ZnFe2O4 Decorated CdS1-xSex Nanorods in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指導教授 : 呂世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以光觸媒催化產氫,有三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是吸收入射光的能量產生電子電洞對,第二是電子電洞遷移至光觸媒表面,最後分別產生還原與氧化反應。其中重要的關鍵有二:光觸媒具有適合的能帶結構吸收入射光,和電子電洞對的分離效率。此兩者將影響光觸媒的效能甚鉅。 本研究以製備硒硫化鎘奈米棒(CdS1-xSex nanorods)為主體材料,再搭配附在奈米棒外部的鋅鐵氧化物ZnFe2O4形成異質結構複合材料。最核心的構想是希望能藉由硒元素的摻入調控光觸媒的能隙,再加上鋅鐵氧化物自身磁性可回收的特性,而這樣的異質結構且能帶位置匹配使得產氫效率提升、減少光腐蝕,使產氫長效性穩定。之後的檢測再利用UV-visible、XRD、BET、XPS、SEM、PL、TEM分別檢測光觸媒之光吸收特性、觸媒晶相、比表面積、元素比例、形貌、放光特性以及粒徑大小,藉以進一步分析討論。 光觸媒使用熱溶劑法製備,以丙二胺為溶劑攝氏190度持溫24小時反應,成功合成出硒硫化鎘奈米棒,根據XRD和UV-visible吸收光譜的檢測,可以證實硒元素成功摻入硒硫化鎘奈米棒內,得以調控光觸媒半導體的能隙。在複合之後的樣品也通過磁性的檢測,能順利用磁鐵將分散在水中的樣品蒐集起來。 固體懸浮法產氫的研究設備為內照式反應系統,使用的犧牲試劑是亞硫酸鈉搭配硫化鈉,反應器的外部以1M的亞硝酸鈉溶液,過濾紫外光,於400W 高壓汞燈照射下,將0.05克光觸媒分散於500毫升犧牲試劑溶液進行反應。硒硫化鎘奈米棒的產氫效果隨著硒元素的增加而上升,但在硒的元素比例到達30%之後產氫速率增加的現象消失甚至有下降。在複合之後的材料,目前最佳的產氫速率是20wt%鋅鐵氧化物複合10%硒硫化鎘奈米棒,其產氫速率在複合前後由40.63(μ mol hr-1)升至99.73(μ mol hr-1)。 這是由於鋅鐵氧化物和硒硫化鎘能帶結構匹配,光生電子會從鋅鐵氧化物傳導至硒硫化鎘的導帶位置進行還原反應,電洞則從硒硫化鎘的價帶傳導至鋅鐵氧化物的價帶,再與水溶液或是犧牲試劑發生氧化反應,因而達到增進電子電洞分離的效果,使產氫速率提升。在產氫的長效穩定性測試,20wt%鋅鐵氧化物複合10%硒硫化鎘奈米棒經歷35小時長效產氫共七次的循環測試,平均產氫速率維持在99.67(μ mol hr-1)的數值,第七次的產氫效率依然保有103(μ mol hr-1),可見其具備長效產氫穩定性。

參考文獻


[2] 左峻德,“走向低碳運輸:台灣綠色燃料與載具發展前景”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2013
[4] A. Fujishima, K. Honda,“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 ”Nature, 1972, 238, 37
[5] A. Fujishima, X. Zhang and D. A. Tryk,“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is: From water photolysis to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cleanup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07, 32, 2664.
[7] X. Li, J. Zhua and H. Li“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chanism i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ifferent-type organic dyes on SnS2 and CdS” Appl. Catal., B, 2012, 123-124, 174
[8] A. Kudo and Y. Miseki,“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 materials for water splitting”Chem. Soc. Rev., 2009, 38, 2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