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47.76
  • 學位論文

從假物到自得--《荀子》由禮見理的學習向度

指導教授 : 楊儒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相較於現今學界大多數將《荀子》從諸子析分而出的討論方式,本文則將該書理解為戰國學術鎖鍊的其中一枚環扣。全書章節安排以周文始,以周制終,從荀子對傳統知識系統的出入往復,透顯出他學習觀點的傳承與個人獨創性。 現今對荀子學習與身體關係討論,多將其預設為「道德的身體」,偏重於工夫完成狀態。以「形—氣—心」模型而論,這樣的從事落於心靈區塊。本文則將焦點轉為觀察學習過程中,身體將遭遇哪些狀況?如何完成學習?重點在「學習的身體」此動態發展向度。本文對心性之學仍有涉獵,但將以工匠技術作為參照,增加「形」方面比重。 在正文六章中,首先處理周代知識人的學習與身體關係。政治菁英模仿先王前人行事,以致祭般的虔敬心態處理政治與家族事務,他們的身體呈顯出青銅禮器意象。如同青銅器相互搭配成套使用,知識人也將自身價值置於家族與政治規律中,個體缺乏獨立意義。 相較西周貴族的學為政,孔門之儒則強調學為人。孔子首先建立為學由己的自由感。以仁為基礎,當個體確定己心能安,他可以行出與禮文不合之事。子思、孟子向來被認為是內省之學代表。但和子思講求心靈由悅到樂的「心流」感受相比,孟子雖罕用學字,其實他仍注意客觀知識的獨立意義。他所講求的得中之法,背後有射箭技術基礎。自我先向外記熟規律,而後身體才能在體驗中逐漸掌握張弛間如何恰到好處。外在規律是固定的,不能因心靈喜惡妄加改造或詮釋。 其次根據《荀子》所用譬喻,認為他預設人性中有為善潛能,這種原始情感在內為愛親之性,透過正確形式展現則成孝悌,這是喪禮至重的原因,也是人能因學習變化氣質的基礎。性中雖無禮義,但天生就有樂於親和禮義的傾向,如同口舌自然就喜好美食。 第五章以君子學習歷程為案例,說明《荀子》師生關係與為學次第。就學的狀況來看,學者接受指導,由士、君子到聖人的學思過程,就是打破身體現有慣性,重新建立新習慣的過程。隨著進境益深,對事情的反應時間也逐漸縮短而思慮益加周詳,這是因為所學日益習熟,身心對累積於身體內部的知識,發用時提取時間逐漸縮短所致。 對於學界常見的荀子天人之分主張,本文於第六章說明,荀子雖主張不求知天,但人可以經由學習掌握禮義,進而與天之所以能行的常理相合。作為永恆存在,理一方面是物質天遵行法則,同時也是人心知通統類的活動規律。學者若通過禮義工夫成功轉化自我,他將會發現,己身道德理則與天理活動方向相同,兩者呈現「不二」關係。理就具在於事中,儒門道德合法性,與宇宙運行規律同調。 正文最後探究為禮義所充滿的身體意象,指出《荀子》是異於黃老的另一種身國論型態。《荀子》身體由野蠻到雅馴的學、禮不斷積隆過程,反映的是夯土築城的堆疊意象,更確切的說,如同周王朝的開闢過程。荀子學習法以周代政治制度為靈感:法先王後王之說來自祭祀制度、以禮義求中則源於周代建築以表測影技術。群體中的每個分如同城邦領土,其上都寓有禮、理、法、德的多層次倫制意義。《華嚴經》傳入前,中國已有本土的一多相即形式。

關鍵字

荀子 學習 身體觀 功夫論 天理

參考文獻


黃俊傑 1991 《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傑 2004《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 2007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 2011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健文 1995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