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04.121
  • 學位論文

鈷和銀原子於?同的銀/矽(111)表面上成長?為研究

指導教授 : 傅祖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鈷在128K左右即會和矽發生電子轉換,為?研究鈷原子團的?為,在鈷與矽之間鍍上銀的緩衝層;由之前研究知道銀和矽基底形成√3×√3重構後會形成上下層的現象,因此在100K下蒸鍍4ML銀原子於矽7×7基底,升到室溫形成平坦的基底後,再加鍍鈷原子團,並與室溫下蒸鍍鈷在Ag/Si(111)-√3×√3上比較。發現隨溫?提升,鈷島聚在邊緣的個?及面積皆有增加的趨勢。而且,銀島在Ag/Si(111)-√3×√3上的聚集擴散現象顯示?同原子蒸鍍在Ag/Si(111)-√3×√3上有相似的成長趨勢。 在100K下蒸鍍6ML銀於矽上,製備大範圍的Ag/Si(111)基底,再蒸鍍上0.2ML鈷原子,隨著溫?由室溫升至300℃鈷島的堆積排?無規?的趨勢,待溫?升至350℃Ag產生√3×√3重構後,鈷島在其上的?為和在「室溫下蒸鍍鈷於Ag/Si(111)-√3×√3基底」十分相似,皆喜歡往邊緣堆積並長成三維島嶼。由此可知在低溫下製備的平坦Ag/Si(111)基底,且在其尚未形成√3×√3重構前,可使Co島有?似?子點陣的排?方式。我們亦可?解無?是低溫下製備的Ag/Si(111)基底或是Ag/Si(111)-√3×√3重構,皆可有效阻止鈷與矽產生合?。

關鍵字

銀/矽(111)

參考文獻


[1].G. Binning and H. Rohrer, Rev. Mod. Phys. 59 (1987) 615.
[2].J.A. Kubby, and J. J. Boland, Surf. Sci. 26 (1996) 61.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9 (2000) 208.
Fauster,Appl. Phys. Lett. 76,(2000)6.
(2001) 38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