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5.23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是牟宗三先生早年的易學專著,此書較少被學界注意,可以說是個「寂寞的園地」。寂寞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他早年的研究,論質與量客觀上比不上他後來的研究;再加上作者本身也否定此書,認為此書有許多青澀的觀點,故在完成之後,他甚後悔,六十年來從未再觀。二是難讀:因他書中多處引用西哲的理論,特別是懷德海的有機宇宙論來詮釋《周易》。懷德海的學說,研究的人本不多,欲恰當理解懷德海及《周易》,更屬不易。細讀《周義》,雖然有些觀點顯得稚嫩,且有以西方哲學強套中國哲學之嫌,但其研究進路和某些看法至今仍有啟發性,深具價值,特別是他對於漢代象數易重新整理的過程中,由此發現了中國式的宇宙論或自然哲學。因而不揣固陋,選擇牟先生關於漢易的詮釋,試著去論述解析其內容,希望本文之作,對於後來研究牟學或漢易的人,能有些微的裨益。畢竟目前學界對於牟先生的漢易研究只有鄧立光、郭齊勇、筆者這三篇研究論文。再者,漢易研究是牟先生做學問最早的入手處,了解他處理漢易的進路及思維,有助於了解他以後的哲學思想的發展。而在詮釋牟先生的觀點時,設法達到他所說的對於研究的對象能有「理性之了解」或「相應的了解」、「客觀的了解」。 本論文擬定八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並就今人的研究成果述評,以及揭示本論文的基本架構。 第二章第一節先詳細說明《周義》的著述背景。《周義》撰述始於1929年,1932年完成,時牟先生24歲。由著述經過可知,他是雙線並行的去研讀懷德海及《周義》,因而他發現了懷氏理論與《周易》有相通之處,並以入闡明《周易》。由著述目的可知,他是要發掘中國的自然哲學及道德哲學。在內容結構上,主要內容共分六部分:I漢之天人感應下的易學:這是通過卦爻象數以觀氣化之變,展現了中國式的自然哲學。II晉宋的佛老影響下之易學:論王弼、朱子之易學觀,轉入了倫理的討論。III清胡煦的生成哲學之易學:論胡煦講的物理後學,胡氏所秉仍是漢儒之路。IV清焦循的道德哲學之易學:論焦循以數理物理為基礎而闡發的道德哲學。V易理和之絜合:這是要說明物理、數理、機體之契合。VI最後的解析。此書完成後,遭遇到「兩步厄運」,胡適評其研究方法危險,張申府則淡然以對。相對的,熊十力先生、李證剛、林宰平、沈有鼎,特別是張東蓀則多加讚賞。就其價值言,在於整理漢易及介述胡煦與焦循之易學。第二節敘論懷德海,牟宗三說他以美感和直覺契接懷德海,讀懷德海的著作,只感到「親切喜悅,歷歷可解,無隱晦處。」懷德海的哲學,一般稱為「歷程哲學」。他認為宇宙中最基本的單位是「事件」(event),「事件」的「如何生成(becoming)」即指「歷程」。故「歷程哲學」主要是在分析「事件」的生成變化的情形。到了後期,事件的概念發展出實際事態(actual occasion)、實際事物(actual entity)的概念,事件的重要性漸減。懷德海又想以一套範疇總綱解釋人類的一切經驗。較重要者為終極範疇,它是由「創造」(creativity)、「一」(one)、「多」(many)構成,而統攝了「創造」「一」、「多」。至於攝受(prehension),一「實際事物」通過「攝受」與其他「實際事物」發生關聯,完成了自身的結構。而「上帝」,是基於形上學理論的需要而作的必要預設。 第三章第一節對於漢易的發生背景先作說明。董仲舒的學說確立了漢代學術的特色,他有一套融合天、氣、陰陽、五行的氣化宇宙論的架構,天人感應亦是重要?容。第二節就漢易五家:孟喜、京房、鄭玄、荀爽、虞翻的傳承關係與漢代易學的發展情況,作一完整性的闡述。第三節則說明牟宗三解析漢易的兩個原則:宇宙論上的原則(大宇宙公式)、本體論上的原則(小宇宙公式)。 第四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孟喜、京房的易學內容及他的詮釋,並就其詮釋述評。第一節論孟喜的卦氣說:四正卦說、十二消息卦說、六日七分說,並就牟先生的詮釋述評。第二節首先敘述京房的易學內容:八宮說、世、應、飛、伏等,並論述牟先生就京房易學所領悟的時間觀點。第三節則駁斥牟先生所主張的卦氣說、世應說源自《易緯》的說明。 第五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鄭玄、荀爽的易學內容及他的詮釋,亦就其詮釋述評。第六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虞翻的易學?容,再就牟宗三先生的詮釋作述評。由這些詮釋與述評,可抽繹出他研究漢易的特殊觀點。 第七章對於牟宗三先生所凸顯的互體與卦變的意義,由漢易所抽繹的宇宙論作更深入的討論。至於象的特殊意涵與由象所建構的知識論亦再作進一步的探討。 第八章說明牟宗三詮釋漢易的成果,及與熊十力、唐君毅、徐復觀的漢易研究作一比較,通過比較,可見牟宗三在漢易詮釋的成果上是很豐碩的。

關鍵字

牟宗三 漢易 孟喜 京房 鄭玄 荀爽 虞翻 自然哲學

參考文獻


1《牟宗三先生全集1.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8《牟宗三先生全集11.邏輯典範》,
11《牟宗三先生全集18.認識心之批判(上)》,
17《牟宗三先生全集24.時代與感受續篇》,
22《牟宗三先生全集3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被引用紀錄


陳威瑨(2007)。《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53375
陳威瑨(2008)。《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32049
張家勝(2009)。京房八宮卦序思想之傳承與演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8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