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106.2
  • 學位論文

廣告中自我參照的情感與經驗正負性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 : 王仕茹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廣告人員為了讓消費者和廣告間產生關連,在廣告的設計上,往往會透過呈現與個人相關的廣告資訊,或個人過去所曾經擁有的經驗?喚起消費者過去的記憶,以獲得較佳的廣告效果,而這種引發與自我相關事物記憶的廣告,便是所謂的自我參照廣告。根據本研究蒐集實務上的廣告後發現,這種自我參照廣告策略常常被運用,但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與討論卻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自我參照廣告為探討主題,主要目的是瞭解消費者在觀看「情感型」與「非情感型」自我參照廣告時,當引發其正面或負面經驗時,何者會有較佳的廣告效果,以及?點品質的強弱會如何影響其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實驗法的方式進行,自變項為自我參照(情感型/非情感型)、回憶經驗(正/負)與論點品質(強/弱),應變項則為產品特徵回憶度、廣告態度與品牌態度。研究結果發現,在「情感型」自我參照的情境下,當鼓勵消費者取回的是過去正面、美好的情感性記憶時,消費者會因回想過去正面的記憶而產生強烈的正面情感反應,並沈浸於記憶的回想中,且忽略產品論點的描述,導致強、弱論點對廣告效果並沒有影響;反之,當消費者回想的是情感性的負面記憶時,則會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此時消費者為了排除這些不好的情緒,反而會藉由對廣告論點的深思處理來消除其負面情緒,因此,強論點較弱論點有較佳的廣告效果。另一方面,在「非情感型」自我參照的情境下,當鼓勵消費者回想的是過去較不具情感成分、與產品使用較有關連的經驗時,取回經驗的正負向對於廣告效果並無顯著的差異,消費者都會著重在廣告論點的深思處理,因此,強論點會比弱論點有較佳的廣告效果。根據上述發現,本研究在實務建議上認為,當廣告主所推出的產品並沒有突出的論點品質時,可運用情感型自我參照且鼓勵取回正面經驗的廣告策略,以降低弱論點所帶來的不利;相反地,當廣告主所推出的產品擁有突出的論點品質時,則可運用非情感型自我參照且鼓勵取回負面經驗的廣告策略,以獲得最佳的廣告效果。

參考文獻


賴佩婷(2006)。《品牌故事及其結構與內容在不同商品類型下對廣告效果的影響》。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文。
Anderson, J. R. and Bower, G. H. (1973). Human associative memory: A brief ed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Batra, R., and Stayman, D. M. (1990). The role of mood in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2), 203-214.
Baumgartner, H., Sujan, M., and Bettman, J. R. (1992).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affect, and consum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1), 53-82.
Bellezza, F. S. (1984). The self as a mnemonic device: The role of internal cu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3), 506-516.

被引用紀錄


李怡萱(2008)。不同產品能見度下懷舊類型對廣告效果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238
黃翊軒(2008)。從台灣媒體代理商探討廣告市場的媒體運作〔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4340017
許碧純(2012)。臺灣兒童電視廣告規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31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