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248.252
  • 學位論文

艾爾加《謎樣變奏曲作品三十六》之研究

指導教授 : 許瀞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英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及文化傳統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工業革命不僅使英國的經濟起飛,更讓人類社會從此由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政治上,主權在民的民主思想,也是以英國作為搖籃,十九世紀中期時,由於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大洲,每個時刻都有其殖民地處於陽光照耀下,英國成了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國」,但這樣一個文治武功的國家,在音樂藝術方面的成就卻沒有隨著昌隆的國運而提升,反而遠遠落後了同時期其他歐洲大陸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作曲家往往以朝聖般的態度學習或效法歐陸的音樂發展,但又正因為英國是個位於歐洲邊陲的島國,因此在受到歐陸影響之餘,仍然有著自己的風格。 事實上,古典音樂在英倫堪稱歷史悠久,英國人的古典音樂接受度在全世界可謂名列前矛,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英國出產的古典音樂大作曲家或名演奏家卻屈指可數,艾爾加可說是英國近代相當有名,也是少數能成氣候且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作曲家,就算到了現在,在英國皇家正式場合或音樂會中,艾爾加的音樂也一直伴隨著大不列顛國旗升起,他是古典音樂樂壇的代表,更是英國人的驕傲。 開始對艾爾加有深刻的印象是從他的小提琴小品「愛的禮讚」 (salut d’amour)開始,這首擁有甜美、幸福旋律的作品時常被應用在生活週遭,甚至在音樂會裡也是經典的安可曲目之一;之後筆者在因緣際會下欣賞了一部電影「無情荒地有情天」,又再次地被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所深深打動,多麼偉大的作曲家啊!竟然能把絃樂器的張力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一九九五年夏天,筆者參加Conductors Instittute位於美國紐約州Bard College,期間有機會和樂團合作指揮完整的謎樣變奏曲,至此也奠下了對此曲的喜愛,於是就這次寫作論文的機會,筆者決定鑽研艾爾加的管絃樂作品之一的管絃樂變奏曲,雖然這首變奏曲在世俗眼光中並不是經典管絃樂曲,也非指揮的必學經典曲目,但只要是仔細聆聽並細細品味過此曲的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一首耐人尋味的佳作。 這篇論文先從英國音樂環境的發展開始討論,進而介紹艾爾加的生平以及作曲風格,說明哪些因素影響了他的創作,並對艾爾加的管絃樂作品作一番概述與介紹,最後深入探討本文的主軸--《謎樣變奏曲作品三十六》,期盼今天的研究成果,能對以後有意研究艾爾加的人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也希望在筆者的努力之下,能夠成功地把此曲介紹給社會大眾。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Elgar Enigma

參考文獻


Schonberg, Harold C.《國民樂派》(The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陳琳琳 譯。
Karolyi, Otto. Modern British Music: The Second British Musical Renaissance From
Elgar to P. Maxwell Davies. 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________. The Life of Elga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Mc Veagh, Diana M. Edward Elgar: His Life and Music. London: Hyperion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