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十二世紀的哥德藝術,最初是宗教的一部份,後來涉及了政治、社會、知識和文化現象,反映了整體西方文明的演變。經過幾個世紀的流轉與文化交融,哥德的含義不再僅僅意味著一種藝術派別或搖滾音樂風格,哥德風格是由視覺藝術、文學、音樂和服裝風格構成一整套的美學及思想。 哥德究竟是反文化還是次文化,本研究經文獻探討和案例分析,沿著中世紀到現代的脈絡,由社會文化中的各層面切入探討哥德風格,得到其內在的真正意涵。哥德低調奢華的風貌開始復興,衝突矛盾的黑暗意象出現在各個角落,原本只是衍生的地下群落,但在近兩年更浮上了時尚的檯面。隨著時代更迭,它同時是一種時尚、一種人生態度和一種社會風景,這種黑暗美學可以應用在各種設計的層面上,呈現出新的時代解讀、新的個人思維、以及發展出新穎的設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