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24.8
  • 學位論文

張廖族人的移入大西螺地區與社群組織之發展(1683-1895)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張廖族人的選擇遷臺是起自漳州府詔安縣的地瘠民貧,張廖族人為解決生存問題,選擇遷移至臺灣的「大西螺地區」。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本區域主要為平埔族的活動範圍;為何張廖宗族在清代康熙年間選擇入墾此處,首先從自然環境來看,「大西螺地區」位處濁水溪沖積扇平原,有著風沙大、地勢低的缺點,但也有取水方便的優點,因此塑造了特殊的生活環境。在康熙末年,「大西螺地區」已築有水利設施,在乾隆年間到達入墾的高峰期。 由於大西螺地區向屬邊區地方不靖,社會動亂的一個高峰期為乾隆年間,第二個高峰期為道光年間。移民以來自福建漳州詔安縣為最多約佔一半,其次為南靖和平和縣,但亦有來自廣東潮洲人士入墾紀錄。若從姓氏分析得知張廖姓為「大西螺地區」第一大姓,李姓為第二大姓。由於「大西螺地區」向屬邊區地方不靖,本文主要在探討屬於詔安客族群的張廖族人在清代公權力不彰的社會及天災人禍頻仍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地緣組織及宗族、民間結社等各種社群組織來整合人群、重整秩序。 由於道光年間多為爭水利發生衝突,張廖族人的因應是在道光年間進行組織化的加強,方式有二:一是由以張廖姓氏為主體的二十三個聚落組成西螺七欠(khiam)地緣組織,藉由新店媽神明信仰進行防衛。二是由發展有成的士紳領導廖輝煌為首發起,利用血緣組織-繼述堂的興建來聯合所有張廖族人。

參考文獻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
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文叢第10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15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文叢第15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