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在解嚴後的八O年代重返文壇,卻未選擇當時方興未艾的議題,反而頻頻回首溫州街,繼而跳脫有限視角,廣泛探討暴力與現代文明帶給眾人的衝擊與傷害,並視「創作」與「人情」為療癒方式,李渝認為,藝術與人情絕不需向外求索,它奠基於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小說中,只見作家以文字細細描寫生活,展現她對人性的終極關懷。本論文將依李渝的創作時間,歷時性分析各階段小說以及作家藝術進程的改變。 除了首章緒論及末章總結論外,主要論述分為四章;第二章梳理作家生平,作為理解小說文本的前提,第三、四章則為歷時性的文本探析,以1985年作為分水嶺,分別論述前後作品的主題差異與裂變,第五章則综論小說中的藝術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