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79.92
  • 學位論文

辭章意象表現論----以古典詩詞為例做探討

指導教授 : 陳滿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從詞彙、修辭的角度尋繹辭章意象的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在陳師滿銘的辭章意象體系中,就形象思維的部份,論及意象在詞彙、修辭上的表現性。 在理論基礎方面,我們以詞彙作為意象輸出的載體,表出的初始形式,這包含它的外殼,語音與語義兩部份。至於語法則歸諸文法的範疇,屬於邏輯思維的層次。詞彙是意義的集合名詞,以詞彙為零點,追求正確的表達,這就是同義手段的選擇,選擇的過程就具有表現性。詞彙與修辭的表現實例,在詞彙方面以準確性為前提,分語音與語義兩大方面來考察;而修辭則更進一步,在詞彙的基礎上,作積極的修飾。消極修辭即語病,排除在辭章美化的範圍之外。修辭方面,依黃師慶萱的分類,先概分為「表意方法的調整」、「優美形式的設計」兩大類,再觀察底下的修辭現象。在零度之上,修辭向正偏離進軍,這偏離的幅度,就是辭章意象表現的強弱。 辭章意象所表現出來的美感效果,則是先由記憶聯想形塑表象,由審美直覺引起人們的審美注意、審美想像,造成主客協調的美感。辭章意象的表現性藉著詞彙為載體,以修辭手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適切扮演其作為辭章形象思維「表現」一環的角色。 從意象的角度,探研作品的內容呈現方式,具有凸出個別意象展現詞彙與修辭技巧、鮮明藝術形象、與獲致審美享受等意義與價值,這對於辭章的鑑賞、創作、及教學等研究而言,更具有一定之助益,相信可以開拓出一條走進辭章世界的通路。

關鍵字

辭章 意象表現 詞彙 修辭 詩詞

參考文獻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北京:九州書局,2004。
清.王文誥輯訂《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清.趙翼《甌北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張春榮《修辭散步》增訂二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