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53.68
  • 學位論文

對奈米碳管電極間的分子結之第一原理研究

An ab initio study on the system of molecular junction in between armchair SWCNT(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

指導教授 : 陳穎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早期傳統上探討穿透係數Transmission(電子在特定能量的傳輸效應)或電導率Conductivity(電子在整體能量的傳輸效應)大多針對以電極夾接塊材元件的系統是以電極間夾入塊材的系統,整體上,元件及電極仍維持晶體的性質。1980年代之後因製成技術的突破,而漸漸發展出奈米元件,或甚至是電極間以單一分子結 (single molecule junction銜接的系統),這探討這些尺度小於電子平均自由徑的元件系統,必須考慮量子傳輸(quantum transport)的模型。 由於實驗上的方便,起初研究單一分子結多是以金屬當做電極。在之後有實驗做出以奈米碳管為電極的single molecule junction [1,2],這樣的系統有別於在許多junction裡,金屬與分子間定義不清的鍵結,及不確定的幾何形狀,奈米碳管與分子間形成共價鍵的系統比較牢固,加上奈米碳管特有的quasi 1-dimension特性,使之更有研究價值。近年來對分子電子元件中量子傳輸的探討,是很受注目的課題, 本篇論文使用第一原理計算(ab-initio)探討奈米碳管電極間分子結的穿透係數,我們使用以密度泛函理論DFT(Density Function Theory)為架構的McDCAL(McGill-Device-CALculator)進行一系列的模擬分析。我們計算在chiral vector 為 (8,8) 的單層奈米碳管SWCNT(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之間以兩個等長的聚烯(polyene)分子構成的分子,然後和Tight binding理論計算的結果進行比對。而穿透係數是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對分子電子元件的電流能有所了解,可用於I-V curve 的計算。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1] K.Tsukagoshi,I.Yagi ,and Y.Aoyagi, Appl. Phys. Lett 85, 1021 (2004)
[2] X.Guo, Joshua P.Small, Jennifer E. Klare, YWang, M.S.Purewal, IrisW.Tam, B.
[4] S.Datta,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 28,4 (2000)
[5] F. Zahid, M. Paulsson and S. Datta, Electrical Conduction through Molecules: chapter in
[6] J.Kohanoff,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for solids and Molecular: Theor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