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5.94
  • 學位論文

鐵超薄膜在白金(111)面的相轉變與曝氧研究

指導教授 : 蔡志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們利用歐傑電子能譜(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低能量電子繞射儀(Low-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LEED)與紫外光電子能譜(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PS)來探討鐵薄膜在白金(111)面上的相轉變與曝氧前後的結構與成分變化。由I-V LEED觀察在室溫下鐵薄膜在白金(111)的結構可以發現有相轉變的現象,1 ML以下鐵薄膜傾向面心結構【FCC(111)】,1 ML以上鐵薄膜傾向體心結構【BCC(110)】。藉由歐傑電子能譜可以發現,由於相轉變的緣故,鐵薄膜在1 ML時,其單位曝氧量的吸附氧量最小,超過1 ML之後,隨著厚度增加,單位曝氧量的吸附氧量也跟著增加;而在1 ML以下時,由於白金的催化效果,所以隨著厚度減少,單位曝氧量的吸附氧量也跟著增加;此外我們觀察經飽和曝氧後的鐵薄膜的升溫實驗可以發現,鐵薄膜表層已與氧原子化合成穩定的氧化鐵,不隨著溫度升高而改變,且在高溫時,鉑原子會往表層擴散;最後我們觀察氧化鐵的型態可以發現,在1 ML時氧化鐵趨於FeO的型態,但隨著厚度增加,其氧化鐵的形態會偏向Fe2O3。

關鍵字

鐵超薄膜 相轉變 曝氧 氧化鐵

參考文獻


【6】 徐國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1992)
【8】 蘇炯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博士論文 (2003)
【9】 許宏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7)
【10】何淙潤,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7)
【11】L. Argile and G.E. Rhead, Surf. Sci. Rep. 10, 277 (198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