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83.252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太古元音》為清初是奎所作,全書共分成四卷,前三卷和等韻學相關,包括音學理論和韻圖,末卷則涉及樂理和樂器的討論。《太古元音》一書沒有受到學界關注,前人研究多屬概論性的介紹,並未進一步深入探討。本文對原典作文獻分析,掌握〈太古元音經圖〉語料的收字情形,與中古音作對當關係,了解《太古元音》聲母、韻母的音韻現象;繼而以作者籍貫吳語常州方言為基礎,比較《太古元音》到常州方言歷史演變的過程。 本文研究的重點,筆者分述如下: 一、作者方面:根據《江蘇是氏宗譜》的記載:是奎,字玉雯,號晚齋邑庠 生,生於清順治十一年(西元1654年),卒於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享年八十七歲。江蘇省陽湖縣人,現在隸屬於江蘇省常州市。作品以《太古元音》、《易象元音》聞名。 二、成書目的:是奎因為等韻著作紛雜,沒有統一的準則,認為自己有著述音韻的必要與責任,加上崇尚上古時期的語音,因此命名為「太古」;「元音」則指蘊含宇宙萬物事理的自然之音,即人人本有之音。 三、受橫直圖影響:是奎受到二圖的啟發很深,韻目承襲的痕跡相當明顯。而從韻圖編纂的體例、列圖方式,《太古元音》則完全來自《韻法直圖》的架構,和《韻法直圖》的關係更為密切。 四、版本問題:現僅有兩部抄本,一本收藏在南京圖書館;另一本現存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趙蔭棠舊藏韻略堂藏書。因為手抄難免出現訛誤的地方,因此筆者將兩書的韻圖語料作校對。 五、術語解釋:筆者解釋「子母」、「五音」、「陰陽」、「呼名」(開口呼、齊齒呼、平牙呼、正齒舌上音、合口呼、撮口呼、蹙唇呼、舌向上呼、齊齒捲舌呼)等觀念。 六、聲母特點:筆者根據「助紐字」、韻圖排列方式,歸納《太古元音》有28聲類,與中古四十一聲類的關係為:「保留全濁聲母」、「非敷合流;奉微合流」、「泥娘合流」、「匣喻為合流」、「日禪合流」、「精照系不混」、「精系與部分莊系合流」、、「知照莊系合流」、「從邪合流」、「神禪合流」、「見曉精系沒有顎化的跡象」等。 七、韻母特點: (一) 筆者將《太古元音》的「七十全韻」和「四十五子、十八母」比較後,一方面刪除虛殾韻類,另一方面併「閏韻」於「正韻」中,真正代表《太古元音》韻類數目為「四十五韻」,包括:陰聲韻17、陽聲韻17、入聲韻11。 (二)與中古音比較後,韻攝分合的情形有:「止開三和蟹開三四等的合流」、「蟹合一三和止合三等合流」、「咸攝併入山攝」、「咸山攝見系一二等不同韻」、「深臻曾梗攝合流」、「宕江攝合流」。另外有「舌尖元音產生」、「四呼形成」現象。 (三)《太古元音》的「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方面,雙唇鼻音韻尾[-]已經消失,只剩下舌尖鼻音韻尾[-]與舌根鼻音韻尾[-]。塞音韻尾[-]、[-]、[-]已經弱化,轉變成喉塞音韻尾[-]。 八、聲調特點:《太古元音》承襲中古「平、上、去、入」四聲的格局,韻圖中顯示「入聲兼配陰陽」、「全濁上歸去」、「一字多調」等特徵。 最後筆者認為《太古元音》的「聲母特點」和現代吳方言的音韻現象一致,「韻母系統」則具有「雙重音系」的特色,一方面沿襲《韻法直圖》、《韻法橫圖》的體制框架,採取「從分不從合」的原則,保留了《韻法直圖》、《韻法橫圖》的分韻的方式,所以〈太古元音經圖〉中才會有許多小韻,甚至圖中仍保留虛殾的韻類;但另一方面,作者為了反映吳方言的讀音,於是利用「附韻」或「併閏韻於正韻」的方式來合併韻類,合併後的「大韻」才是接近常州方言的韻母系統。但只要釐清《太古元音》承襲《韻法直圖》、《韻法橫圖》的成分,並不會影響《太古元音》反映清初常州方言的性質。

關鍵字

是奎 太古元音 常州方言 等韻圖 吳語

參考文獻


宋韻珊,2007,〈論韻法直圖的呼名指涉〉,《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頁191-210。
張琨,1985,〈論吳語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6‧2,頁215-260。
鄭錦全,1980,〈明清韻書字母的介音與北音顎化源流的探討〉,《書目季刊》14.2,頁77-87。
何大安,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十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