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72.58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龍眠雨盦先生(1926-2010)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兼任臺灣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文系所教授,精於古典詩詞文章、又擅長書藝、飲酒,以詩、書、酒號稱「三絕」。先生天性淡泊名利,故其書法成就雖高,卻長期受到忽視。早年書寫贈人之墨寶至少二千件,但俱未編輯刊印,且為人珍藏,故今日難得一見,現在市面販售之作品集,多為五十五歲以後的創作。作品集中行書作品近九成、隸書近一成,符合雨盦先生平時創作的喜好。大行書端凝典雅,小行書靈逸秀美,隸書清癯勁瘦,面貌雖稍有不同,但精神一致,故啟功以「虛靈挺拔」讚譽之。筆者為能更全面說明先生書藝特色,用「靈逸安雅」四字評論之,以兼顧內在精神、作品呈現之面貌及給觀賞者之感受。據筆者所知,這是首篇專門研究雨盦先生之論文,故除了以八本書法作品集為主,探討其中年後書藝特色及成就外,更詳製先生的學行著述年表,及列出和先生交遊較密切的師友學生,以期能保存更多資料,以利後者研究。

參考文獻


1. 汪中撰:《詩經朱傳斠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4年。
2. 汪中撰:《樂府詩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
4. 平山觀月著,閻肅譯:《中國書法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7月初版。
6.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清大出版社,《清華學報》新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427-463。
14. 《明文徵明詩書畫冊合璧冊》,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6 月初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