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209.95
  • 學位論文

《史記》道家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黃老最早出現在《史記》,可以指人名或學說,人名指的是黃帝、老子,學說指的既不是黃,也不是老,而是一種嶄新的學說。這可由《黃老帛書》看出來,裡面的觀念都從《老子》而來,再吸收各家的思想,已經不同於《老子》。《史記》所說的「道家」和「黃老」的名稱雖不同,但內涵是一樣的;但與《漢書》中所說的「道家」則名稱相同而內涵不同。 《史記》記載的時間從黃帝到漢武帝,漢武帝時為漢代的全盛時期,但之所以能從漢初的社會殘破景象到武帝時的經濟富裕,靠的是黃老道家的給人民休養生息。《史記》的黃老指的是君王南面之術的黃老思想,融合道法,又主張形名;既崇尚無為,又崇尚法治;既認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希望寬減法令,又強調道生法,「以法為符」,一切依照法律的規定。由此可知,黃老思想是道與法結合的學說。 先秦道家的思想可以《老子》為代表,它是自然主義,認為道是無為的,道的存在是自然的(道法自然),它雖生長萬物,但並不主宰萬物(生而弗有也,……長而不宰也)。因此體道的聖人治理社會亦應採取無為而治。老子談「失道」而後的社會情況,反映了老子對歷史進步的退化觀。老子的歷史哲學中,進化不如返古,以歷史為鑑,道家之非今是古,以古為合於天道天治的想法。老子的政治原則在於「使天下無失其樸」,使天下無失其樸,就是天下之人,各自發展其個性而不相妨害,這才是政治的正途,為政者只要順人之個性而無為即可,所以無為政治乃成為政治思想的中心。 《老子》對政治方面的理想是無為而治,就是要做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清靜無事。修身之道為守常、慎事、三寶;具體來說為:見素抱樸、復歸為嬰兒、致虛守靜,最後達到玄同的境界。處世之術為柔退不爭、虛懷若谷、功成身退。 秦道家可以《呂氏春秋》為代表,它是以道家思想的無為論和貴公論為主體並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所編寫成的著作。在政治上強調刑名,要先定分,責任歸屬才會明確,才能夠國君無為而臣下有為。在行為論上,《呂氏春秋》主張貴因論,要尊重和適應事物的本性和客觀趨勢,不贊成胡作妄為和過分的人力干預。養生方面,繼承了老子少私寡欲的主張,提出適性制欲的養生理論。認為天下事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時機的把握。用兵以義為正,只要基於義,用兵就是正確的。 漢初道家則以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和《淮南子》為代表。〈論六家要指〉的治事之術─無為而無不為、因循時變;治國之術─窾言不聽、循名責實;治身之術─清靜節制、形神並養。《淮南子》的宇宙論承襲老莊道的特徵,又轉出新義,成為以「氣」為主要內涵的宇宙論。主術思想為:無為、因性守約、法生於義,合於人心。養生則要形神相養,節欲適欲。〈論六家要指〉是司馬談在黃老正盛時所寫的,《淮南子》則是總結西漢初年的政治所寫成的,其內容大致相同,同屬於黃老。 黃老道家,而其對政治上的表現為的1文武並用、刑德兼行,2以法為符,皆斷于法,3無執無處,無為而治,4保民、愛民和養民,5「貴賤有恒位」的等級思想;對人生哲學的影響為慈惠愛人、誠信謙卑、節儉省欲。黃老主要是結合道、法兩家思想,以現實政治取向的思想派別。在西漢初年,最早對政治發生影響力。 漢初之所以推行黃老之治的原因是秦亡的歷史教訓和社會經濟的凋敝。秦因為嚴刑峻罰,人民動輒得咎,又經過多年的戰爭所以經濟凋敝,因此,最重要的事是讓生產力恢復,要達到這個目標,那就要政府減少干涉、繇役,寬減法令、減輕賦稅,讓老百姓能好好的休養生息,這樣人民才能好好的從事生產,讓經濟繁榮。 在漢初到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間受黃老道家的影響很大,漢初黃老表現在政治上的特點為刑德並用、清靜無為、形神修養、循名責實。刑德並用就是既要有強制性的刑罰,又要有使人心悅臣服的德教;清靜無為是不擾民、節賦稅,使社會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元氣。關心形神修養,因為神是「生之本」,形是「生之具」,治國與治身關係密切;循名責實。 從《史記》中可以整理出合乎黃老政治的作為:統一天下、清靜無為、因循時變、循名責實;受黃老思想影響下的人生哲學為清靜寡欲、養生全性、知足退讓;受黃老思想影響下的社會為學術兼容多元,吸收各家學說好的部分而去除掉不適用的部分;經濟方面則是重農抑商。但是卻因為取消盜鑄錢令、廢除關稅、開放山澤等的做法造成貧富差距越大,也可從《史記》中看出司馬遷的經濟主張是順任自然發展。

關鍵字

黃老 史記 道家

參考文獻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30、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10月
33、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34、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62、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月初版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