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27.141
  • 學位論文

郭雨新與國內外台灣政治運動(1977~1985)

指導教授 : 張炎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郭雨新自替補呂永凱擔任省參議會參議員後,開啟他個人長達二十多年的省議員生涯,這段期間內郭雨新致力於改善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地方自治等方面的問題,並且追求消弭存在於台灣社會上的種種不公平現象,如政府部門省籍分配不均以及農民、漁民、勞工等弱勢族群缺乏生活保障等。另外,郭雨新在宜蘭地區建立起深厚的民主基礎以及和「黨外新生代」間的傳承關係,皆為促進台灣民主運動發展的重要基石。 郭雨新在幾經波折下總算在1977年突破了國民黨政府對其出境的限制,完成前往美國的旅程。然而離開台灣從表象而言似乎是他與黨外運動關係的結束,甚至有可能會被解讀成對黨外人士的背叛!究竟海外時期的郭雨新與島內的黨外人士之間的聯繫是斷裂,或是延續?相較於台灣島內節節高升的反對意識,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身處海外的郭雨新又是否對島內的諸多政治事件置之不理呢?而郭雨新於海外發行的《快訊》半月刊,替海外台灣人建立了一條認識島內黨外活動的橋樑。然而《快訊》的內容幾乎都為島內的黨外人士提供,是以從《快訊》的內容,正好可以看出黨外人士如何面對政治環境詭譎莫測的1970年代後期。最後,當郭雨新挾帶著極高的聲勢前往美國,對於行之有年的美國海外台灣人團體又造成怎樣的影響?而郭雨新和這些海外台灣人團體間的關係更是本文試圖呈現的部份。

參考文獻


王震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卷一期,1989,頁71-116。
陳郁馨,《臺灣主要報紙對美麗島事件報導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郭雨新個人及相關著作
郭雨新,《青果文集》,(台北市:台灣青果月刊社),1955年。
郭雨新,《議壇二十年》,(台北市:郭雨新),1969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