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19.150
  • 學位論文

明清飲中八仙圖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林麗江 程代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飲中八仙歌》為唐代杜甫(712-770)的七言古詩,由於該詩體例較為特別,歷代文人騷客喜吟詠,或是書寫詩歌墨跡,但與之相關的圖繪卻非常罕見。似乎是到了晚明清初,繪畫、版畫與陶瓷上突然一致呈現出對於飲中八仙題材之興趣。飲中八仙圖像也藉由各種媒材形式,傳播至日本,引起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畫家競相模仿、繪製。日本學界已關注到此現象,因而產生一些以個別畫家創作為討論主軸的單篇論文。然而,中國的飲中八仙圖繪,尤其是繪畫作品,卻因大多數為品質欠佳的仿作而遭到忽略,至今仍缺乏相關的研究。 而本研究即將首先針對流傳至今的《飲中八仙圖》進行研究,除了考察相關的圖文資料外,研究重點將放在其中一群畫面圖式多有高度關聯性,且被冠上仇英、尤求等廣受晚明書畫市場歡迎的畫家之名,可能是職業作坊製作而成的商品畫。希望透過《飲中八仙圖》個案之研究,試圖探討晚明畫作之生產與消費機制。

關鍵字

飲中八仙 蘇州片 酒徒 祝壽畫

參考文獻


7.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1998.03),頁85-87。
8.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2002.12),頁1-57。
9.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社會空間: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09),頁1-85。
17. 石守謙,〈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美術史研究集刊》1(1994.03),頁46-47。
32. 邱仲麟,〈誕日稱觴—明清社會的慶壽文化〉,《新史學》11:3(2000.09),頁101-156。

被引用紀錄


蘇玟瑄(2010)。從明代官員雅集圖看明代雅集圖及群體肖像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415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