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8.129
  • 學位論文

朱熹道統論之研究─ ─以四書學為核心而展開

指導教授 : 林安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筆者以朱熹(1130-1200)的「道統論」作為研究的核心論題,是希望以朱熹的人道關懷建構「道統論」為出發點,回到他繼承與創新道統的初心,重新再認識朱熹是如何在困學的過程中,建立起道統論。並由朱熹的傳世相關文獻,重新閲讀、理解及詮釋,勾勒朱熹的道統論架構,並分析他如何教人經由實踐邁向「入聖之道」。 由於朱熹以遍注羣經的方式,建立起自己規模龐大的思想體系,故筆者將其建構理論的方式稱之為「以注代作」。而朱熹的道統論之建構,便是以「以注代作」的方式,建立於《四書章句集注》的體系當中。 然朱熹一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四書學」之體系的建構,其用心在於道統論的完成與確立,故要理解朱子學,吾人無法漠視朱熹建立「道統論」的實質用意,以及其一生以建立「道統論」為終身職志的事實。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將以朱熹的學思歷程之考察、道統論的形成、道統論的內涵、道統論的實踐理論根據、朱熹相關道統論之論辯,作為核心的論題進行研究。 由於朱熹的道統論,根植於他的「四書學」,而他的「四書學」隨著他的學思歷程之轉變,經過多次的修訂、增刪與過渡,才有現在《四書章句集注》體系的面貌。故要了解朱熹的道統論,必須要知道他一生學思歷程的曲折,才能了解他「以注代作」的建構道統論之用心。故筆者在論及朱熹的學思歷程時,將其分為「儒釋道兼修時期」、「轉向專志儒學時期」、「思想趨向抵定時期」、「邁向道統論建立時期」。藉由這不同時期的劃分,以明朱熹如由早期無法定出儒、釋、道的分際,到後來專志於儒學,進而自己思想大致抵定後,開始建構其四書學體系,並以「道統論」來闢異學以定儒學之正統,並以其與佛老相抗衡。 然朱熹道統論的形成,其思想基礎得自於二程理學的啓發甚多,故其對二程相當推崇,尤其是他的思想更貼近於程頤(1033-1107),因此他的道統論,得自程頤道統說的影響,不難想見。故筆者以程頤的道統說和朱熹的道統論作比較,以明朱熹對程頤道統說的繼承與創新。再者,由於朱熹的道統論之形成是寄託在其《四書章句集注》之體系當中,故筆者以《四書章句集注》的撰作,以及在《四集章句集注》完成之前後所編輯的《近思錄》及《小學》,來說明朱熹道統論的形成。 再者,由於朱熹「道統論」的建立,是經由四書學體系的建構才得以完成。故筆者以淳熙十六年(1189)朱熹序定《中庸章句》,作為其四書學體系的完成點,這同時也標誌著朱熹道統論大致確立的時間點。由此,筆者以〈中庸章句序〉之寫成的時間點為界,考察朱熹之「道統」意涵的流變與確立,並進而探討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各書內有關道統思想的內涵,以及彼此之間如何形成一相互支持的詮釋系統。 然而朱熹苦心建立道統論,雖為初學者提供一套「為學入道」之門,但其道統論一出,同時也宣告二程之學才是儒學之正統,而其以二程之繼承者自居,這無疑是將當代其他的學派,摒除在儒學正統之外,並相對貶低了當時其他學派的學術價值。故朱熹的道統論一出,勢必引發不少的批評及責難,故筆者亦針對朱熹因道統論而與時人相關之論辯進行探討,以明當時朱熹道統論一出所引發的問題,並藉此探討朱熹道統論的限制與理論上的缺失。

關鍵字

朱熹 道統 道統論 四書章句集注

參考文獻


2002 《朱熹的思維世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6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 《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

被引用紀錄


金慧洙(2015)。從朱子工夫論詮釋其理氣心性論〔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356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