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自民國三十八年以來,武俠小說風行幾達四十年,無論在作品的質和量,以及對社會的影響上,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臺灣武俠創作初期的作家中,曾被稱為「武俠泰斗」,與司馬翎、諸葛青雲並稱臺灣俠壇的「三劍客」的臥龍生,代表作品《玉釵盟》也在這個時候發揮其膾炙人口的魅力,展現另一種樣貌的武俠風格。本論文首先介紹研究的緣起,從民國初期的武俠小說談起,進而研究臥龍生小說在當代的重要性以及與舊派武俠小說之間的關聯,並說明研究臥龍生及其小說《玉釵盟》的原因。接著列舉相關文獻資料,除了介紹使用文本及劃定研究範圍外,並將重要研究文獻資料一一略作介紹。文中分析1950年前後之創作氛圍,就時代背景來探討當代武俠小說新舊派的轉變,以及武俠小說家的創作動力、態度與觀念。接著介紹臥龍生的生平。一個小說家的成長背景攸關他創作的世界觀與方向,故了解一個作家的生平,有助於提升我們讀者對於作品的理解程度。明白臥龍生的生平及創作緣起,可以讓我們對其作品風格的變化,有一些瞭解。本書中將臥龍生的作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初創期,第二階段是成熟期,第三階段是沒落期,第四階段是欲振乏力期。再來是探討臥龍生之作品特色與《玉釵盟》在當代武俠小說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臥龍生作品中的地位。《玉釵盟》在江湖的布局極有特色,文中探討臥龍生的武俠小說為何從歷史故事轉為江湖爭霸,並從地理位置討論門派畫分的意義,接著介紹綠林江湖、新興幫派、九大派之少林武當、南海派、金牌門與易天行的祕密幫派,並分析其特色。文中並就《玉釵盟》之重要出場人物分析比較,來探討角色引人注目的原因。先是介紹男性角色的部分,包括男主角徐元平,善惡兼具的易天行、正派的宗濤、八面玲瓏的金老二、亦敵亦友的查玉,與反派人物丁炎山、冷公霄。女性角色則有才貌雙全的蕭姹姹,丁玲、丁鳳姐妹與上官婉倩。文中並探討《玉釵盟》人物塑造的特色,從剛柔互補的人物設定、親情第一的反派人物以及形象鮮明的女性角色三個向度來分析。文中也探討其敘事內容,將之分為「為父報仇」、「奇寶爭奪」、「嫉才殺機」與「情愛糾葛」四個層面來分析。再就上章所提之人物,探討人物間複雜的敵友關係,並分析其詭譎的的情節、多變的武功招式與臥龍生擅用的機關佈置、奇門遁甲,另外也探討其不同於一般武俠小說的「悲劇結局」。最後則比較《玉釵盟》中所融會之舊武俠敘事手法與在當代的創新。臥龍生在當代的武俠小說史上,有其功與過,影響深遠,而從他身上可以看到臺灣武俠小說的發展脈絡,希望能藉由對他代表作《玉釵盟》的研究,來剖析其所處的時代意義,並探求未來武俠小說發展的方向,以期使武俠小說能再次的發光與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