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70.239
  • 學位論文

甲骨卜辭中商代農業與戰爭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 陳廖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二章至第六章為論述重點,全文探究殷商農業與戰爭之間的關係,由農業用地與佔領地的疊合情形、兵農合一的制度、軍事後勤、農業祭祀用牲來源及農災與戰爭等各面向討論兩者之間的聯結。透過卜辭、文獻材料及考古出土實物建構出一較為清晰的生產與戰爭的網絡。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及目的,以及材料的取向、參考文獻等,整合各家說法來證明生產與戰爭兩者間具有絕對的相關性。   第二章「農業形態與土地需求」,則大致敘述殷代農業的生態環境及技術的發展,得出殷代農業已屬定耕農業且已相當發達的結論,再由此結論推出欲擴展農業用地,必須透過戰爭佔領及所屬封國提供此兩種途徑,從而聯繫農業與戰爭的關係。   第三章「殷代的農業管理與兵農合一」,探究殷商時期的封建制、土地所有制、諸侯對殷王的義務及農業管理人員,並針對「眾」與「眾人」身份進行論述,可知其實為農業生產與戰爭時的主要人力。   第四章「殷代戰爭的準備工作與後勤補給」,討論殷代軍事基地的設置的原因與方式,進而敘述物資、糧草的徵集與儲備,同時列出軍糧可能補給之農作物,以及對當時可能之運輸方式進行討論。   第五章「殷代農業祭祀所用犧牲與戰爭掠奪」,先說明殷代的農業祭祀禮俗與祭祀的用牲,再來敘述殷代畜牧業的發展情況及用牲的來源,得出用牲來源應有豢養、田獵、戰爭掠奪、諸侯方國納獻的結論。   第六章「殷代農業災害與戰爭的關係」,由文獻的記載與考古的資料,發現殷代晚期因氣候異常導致農業災害頻仍,這也造成商紂需向東南發動戰爭或是田獵去掠奪該地資源、物產。 第七章「結論」,整理前六章所述,將殷代農業與戰爭的相關性,歸納為五點總結之。

關鍵字

卜辭 農業 戰爭

參考文獻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董作賓:〈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本3分,1936年1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