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82.179
  • 學位論文

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發展與理學意義--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為中心的探討

The development and Neo-Confucianism meaning of Wang Yang-Ming’s humanity thoughts in late Ming dynasty.--A discussion on Liu Shih-chuan, Wang Tang-Nan, Li Jian-Lou and

指導教授 : 莊耀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四人為中心,探討晚明王學由心宗轉向宗性的思潮。劉師泉從以心言性的傳統更換為以性言心的說解,藉由「性」的伸入補強心體的天理義,於詮釋上依然扣緊了「心即理」的脈絡,為宗性思想的醞釀階段。到了塘南明確提出「復性」的口號,並將本體的詮釋重心由心移至性上。性不再作為心的附屬命題,取代心的地位成為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於此基礎上所建構出的性學體系,在義理上已軌出陽明的典範。李見羅從《大學》拈出止脩宗旨,主張至善唯性,而心、知皆屬氣化之用。他將心納入性宗工夫中,使心成為性體所攝管的對象,「心即理」不論是在義理上還是形式上,至此宣告終結。繼起的楊晉菴同樣主張以「見性」、「盡性」為歸趨,但受到明朝中葉重氣思想抬頭的影響,以氣詮釋性體,開出獨特的氣性格局。通過心動顯性的界定,心氣成為承載性理的唯一通道,未發的性理必須仰賴人心的發用,方能完整體現性體的價值。這使得心性關係從分裂通過工夫又走向合一,對於人性的界定也從以往執於理之一端,擴大到氣化作用的層面。整體而言,儘管他們在義理詮釋上各有其獨特性,但是所涉及一系列的理論問題,基本上都是以性體作為本體論根據的邏輯支架而開展的。 晚明王學的宗性思想,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極其錯綜複雜的,以反省王學為起點,但又包含了對朱學的檢討;有對於陽明的尊崇,也有肯定朱學之處;有根源於心學的層面,也有從動搖到突破的歷程;有融攝朱學思維之處,但在本質上又有明顯的區隔。宗性思想在義理上的轉出,主要是在救正意識的推動下,對應末流問題而延伸出如何避免朱王學之偏、提揭合宜的教門宗旨的思考軸線。沿著這個軌道,他們而運用了部份朱、王學的思考模式,經由個人創發而架構出新的理論體系。所以在這當中會看到朱、王學影子藉由碰撞、融會交疊而成,但也會浮現他們特有的義理輪廓,也就是宗性的主張。本體詮釋的轉移、關懷重心的轉移、工夫走向的轉移,在在反映出他們亟欲回應時局的變革以尋求新的思想出路。以由心至性的本體轉換為軸線,他們突破朱、王學的牽扯,在心本、理本之外走出性本的新的思想體系。 宗性一路在王學的傳承中更弦出宗性的鳴唱,其突破舊典範所開出的種種創新,引起許多晚明學者的共鳴,如:馮少墟、顧憲成、高攀龍等,有鑒於王學流弊造成的空疏學風,也受到這股思潮的啟迪,紛紛打出以性善為宗的口號。這股由王學內部轉出的思想脈動,實已從某個側面反映出明末清初學術氛圍的變化,為晚明思潮轉變的一個表徵。從思想進程的來看,由師泉開端、塘南、見羅、晉菴接續所創闢的新路數,不僅引動了晚明性學思潮的興起,同時也銜接了逐漸式微的王學到東林、蕺山等學術新潮流,落在心宗至性宗的思想軌跡上,可謂具有過渡的作用。

關鍵字

劉師泉 王塘南 李見羅 楊晉菴 宗性 晚明王學

參考文獻


明‧李材:《兵政紀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