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24.16
  • 學位論文

政治與音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附屬樂隊「臺北音樂會」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近代以來,日本的明治維新致力於國家西化發展,其對現代性的追求,亦隨著日人的殖民擴張,逐漸波及於臺灣。日治時代的「臺北音樂會」是當時臺灣最重要的音樂團體,其前身為中京音樂會,初為總督巡行時的吹奏樂隊,後來發展成為臺灣總督府附屬樂隊。在總督府每年所提供的補助金之下,臺北音樂會除了提供政府「典禮集會奏樂」之外,又以「鐵道旅館奏樂」與「臺北公園音樂堂奏樂」等音樂活動最具規模,充分發揮配合官方所需的政治功能和民間休閒娛樂的效用。其後,臺北音樂會藉由音樂堂整建的機會,擴展成為管絃樂團。此外,隨著日治時期的洋樂社會教化網絡的發展,一九三○年代以後,臺北音樂會的奏樂開始強調情操陶冶,培養現代國民。到了日治末年,隨著皇民奉公運動的推展,臺北音樂會改組成為興亞奉公樂團,從事音樂動員,為戰爭而服務。 在臺北音樂會的奏樂內容方面,器樂曲以演奏西方歌劇曲居多,如威爾第的〈阿伊達〉、比才的〈卡門〉、蘇沙的「進行曲」等;另外,日人創作軍歌也是器樂曲的重要內容,透過歌曲反映日本或世界在十九世紀的軍事情況,或為殖民政府從事軍事宣傳,以及彰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之野心。在舞踏曲方面,包含十九世紀以來重要的舞蹈內涵,如華爾滋、波卡舞、二步舞曲等。在邦曲方面,則以日人傳統樂曲的形式為主,演奏日本能樂、歌舞伎的曲目。 臺北音樂會透過典禮集會、鐵道旅館與臺北公園音樂堂等三個主要的奏樂場域,引入和確定現代公共音樂活動體制。典禮集會奏樂中,表現國家對音樂需求,呈現音樂在公共空間裡的殖民性與現代性。鐵道旅館奏樂除了展現西方桌邊音樂的演奏形式之外,此私人社交旅遊的音樂活動,成為臺灣現代封閉空間公共音樂。臺北公園音樂堂奏樂則引入日本公園音樂的體制,表現了公園開放空間面對一般大眾進行公共音樂活動的落實。此外,臺北音樂會的奏樂,聽眾包含在臺日人與臺灣人,因此,臺灣的洋樂發展幾乎與日本內地並駕齊驅,是為現代性的平行輸入。然而,一九三○年代後,透過「島民歌謠」的演奏,彰顯戰時體制之下殖民地臺灣人的角色,同時也在臺北公園音樂堂奏樂的「臺灣曲目」中,以歌曲表達臺灣風土印象,成為殖民地音樂在地化發展的一環。

參考文獻


1940 《臺灣學事年鑑》。臺北:臺灣教育研究會。
2003 《公園の誕生》。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1992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2004.8 〈試解「禁鼓樂」—一段戰爭期的戲曲命運〉《戲曲研究通訊》2、3期,頁66-78。
2009.9 〈「文明之音」的變奏:明治晚期到昭和初期臺灣的近代化音樂論述〉《臺灣史研究》16卷3期,頁39-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