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0.238.187
  • 學位論文

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Sinology:A Study of Chinese Vers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Magazine in Meiji Era(1903-1911)

指導教授 : 藤井倫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本文以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內容為中心,探討「漢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透過共同文化素養的再現,不僅打破殖民與被殖民者之間的二元對立模式,也使知識得以跨界傳播。 從有效傳播的角度而言,日治初期「漢文」在溝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漢文報的出現使雜誌發行與會員的數量皆有所成長,雖然漢文報與日文報二者欄位的名稱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實際上內容多不相同,顯示其讀者群有別。為了加強人民對殖民政府的認同,內容也可見臺灣人的作品,讓臺灣人參與傳播的過程。 本文分從四個不同面向來說明文本當中呈現的日本與臺灣漢學的連結。首先從漢文學角度,因同處漢字文化圈的優勢,便以詩文聯繫雙方,因應作詩需要與娛樂性質刊登的「詩話」作品更在漢文報佔有相當的篇幅,當中亦有日人作品,為漢學界帶入來自日本的多元訊息。接著從教育與文化的角度出發,發現在輸入西方新學的同時,出現以儒學先行解釋說明的現象,漢學成為引進新知的媒介。再者,日本江戶時期的漢學與漢學家也透過連載的文章或轉引而進入臺灣讀者的知識版圖。此外,教育會雜誌也提供給當時有意復興儒學的人士一個發展的空間,透過漢文報的相關報導,可以得知當代日本漢學的延續及動態,日本漢文學社群的信息也在臺灣傳播,相關報導亦證明當時祭孔的活動持續不輟。 透過研究發現日治初期「漢學」的包容性與多向發展性,其出現的場域不僅止於文本的論述,也同時顯現於社會、文學活動的實踐當中。證明了日治初期殖民者以「漢學」這一臺日共同享有的文化資產,作為新知吸收的催化劑以及連接雙方的橋樑。

參考文獻


6. 林慶彰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學生書局,2000。
4.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出版,2001。
1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30.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1992。
82.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被引用紀錄


蔡栢傑(2014)。『啟蒙/載道』與『東洋意識』──論日治前期台灣儒學的兩個面向〔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0901
陳俊安(2012)。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 以《警友》雜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07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