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0.61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梅花具有凌霜傲雪、獨步早春的節操與不同俗花、貞潔孤高的品格,其不屈不撓、堅毅凜然的貞士形象,是知識分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因此梅花之所以能千古傳誦,不僅在於其外在的形態美,更重要的是它被賦予崇高人格的象徵意義,形成特有的梅花精神。而愛國詞人辛棄疾,即是具有梅花精神的貞士代表。 在稼軒629闕詞中,出現梅意象的詞作多達79首,數量可觀,以單一植物意象而言,這樣的高比例確實可協助我們去了解、更貼近他的其人其心。稼軒身負偉才然際遇不幸、有志難伸,在仕隱更迭的流離歲月中,社會角色的屢次轉換使他豐富的內心世界不斷的發生變化,而這些複雜的心理狀態也反映在不同時期的梅詞中,構成詞作風格的多樣化。 本論文藉著稼軒詞梅意象的探討發現:文學創作與作家生平遭遇有極大的相關性,稼軒詞中梅意象的呈現策略、情感內涵、藝術手法,與稼軒生平境遇之坎坷,內心情緒的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探析其人其詞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一位「愛國詞人」的真情實性,在稼軒的梅詞中,詞人的精神品格,早已與梅花的精神氣節合而為一,其對梅花的審美追求,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高度體現。

關鍵字

辛棄疾 稼軒 梅意象 梅花精神

參考文獻


劉維崇《辛棄疾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林玫儀主編《詞學論著總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六、古代文獻(依成書朝代先後,同朝代者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