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女人懷孕育子、操持家務被視為天職,在母職工作中逐漸喪失自我成了理所當然。於是當女性主義逐漸抬頭之際,反對母職自然成為控訴父權社會長期壓抑的一面大旗。然而母職工作與自我實踐在女性生命史中當真如此背道而馳?若是,那麼一位位走入婚姻,孕育下一代的女性難道都只是在自掘墳墓?筆者從《紅嬰仔》中看到另外一種生命的可能性。也許母職並不是阻礙自我實踐的絆腳石,若能以真誠的態度面對當中種種挑戰,母職經歷反而有可能成為促進自我追尋成長的墊腳石! 是以筆者對簡媜作品進行全面性檢閱,分析其散文創作脈絡後發現作者對女性自我追尋的積極用心,與對社會議題的觀照是自成完整體系。將類似主題的材料挑出後分類整合,進一步比對發現為人母的簡媜在創作內容和技法上的確有所轉變。佐以心理研究與社會文化研究法的運用,更明確感知歷經懷孕育子過程的簡媜,是藉由女性生命史中的一陣驚濤重回幼年期撫平自我成長創傷,並透過真誠的自我對話開啟更深一層的社會關懷視野。而因為懷孕、做月子、育子過程中進一步接觸到的民俗文化,則是其藉以展現為人母者無盡溫暖情意的媒介。除了內在主題的探究爬梳外,筆者在研究過程中也察覺簡媜《紅嬰仔》的文字使用特色與其他作品有所區隔,不論是架構、人稱使用、鍛字煉句皆轉向更為素樸的筆法,這與作者在歷經人生生產大事後,漸趨圓融的生命智慧相符合。 整體而言,《紅嬰仔》一書不但是簡媜個人女性生命史中的重要記錄,更是其散文創作中具轉折關鍵意義之作。筆者盼藉由本論文補足簡媜散文研究內涵,提供更多喜好簡媜的研究者進一步了解、認知這位女性作家,共同見證其蛻變成熟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