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國中國文新詩教學為範疇,以九十六學年度南一書局、翰林出版社以及康軒出版社,三家坊間通行的教科書之新詩選文為研究對象,探析其選文的內容、主題、導讀、賞析方式、延伸學習等方面是否能有系統地讓學生理解該詩,並且學到有效的新詩鑑賞方式。並整理出一套有系統的新詩鑑賞理論,讓新詩的鑑賞有跡可循,有法可依。後依鑑賞理論檢視三家版本新詩選文賞析部分之合宜性,並提出建議。 本論文的內容為: 第一章:「緒論」,陳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九十六學年度各版本新詩選文內容探析」,由選詩與作者、學習重點與課文賞析,以及課後練習與補充資料,三方面針對三家版本進行分析。 第三章:「新詩鑑賞理論」,由新詩的形式結構、韻律節奏、語言修辭以及意象經營四方面切入,以簡明有序的法則,架構新詩鑑賞的理論,掌握新詩的解讀門道。 第四章:「以鑑賞理論檢視各版本教材狀況」,以前章所建構之新詩鑑賞理論,檢視三家版本之選文賞析,發現如下:形式結構分析受到忽略、韻律節奏分析有所不足、語言修辭分析言簡意賅以及意象經營分析著墨最多。 第五章:「結論」,歸納本研究之成果,並對教科書編輯者、國中國文科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