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101.91
  • 學位論文

概念、演繹、再生談中文音樂劇角色肢體創造以果陀劇場《東方搖滾仲夏夜》角色帕克為例

Concept/Interpretation/RevivalDiscussion of the Body Creation of Chinese Musical Characters—Using the Role of Puckin the Chinese Musical Version

指導教授 : 梁志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從原著劇本資料收集開始,經過原著與改編的文本比較分析,找到屬於角色基本之概念。再透過文本分析以建立角色性格與形象,從文本中搜尋角色外在背景及內在動機後,確立角色形貌與劇中人物的關係,再進入詮釋的步驟。在音樂演唱上,筆者為歌曲設計了能夠幫助釐清歌曲演唱分析表格,以協助自己能以正確的方式適切的詮釋角色。最後還記錄了肢體舞蹈的編創過程及創意的發想,希望能經由這些紀錄提供一些想參與歌舞劇表演的人,以激發出更多的演繹方法,使歌舞劇表演者能有跡可尋,好建立架構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表演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William Shakespeare。《仲夏夜之夢》。楊世彭譯著。台北市:貓頭鷹,2001。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亞故事》。李淑貞譯。台北市,九儀,1999。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亞的男人與女人》。林婉瑜編輯。台北:木馬文化,2003。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亞的人生哲理篇》。林婉瑜編輯。台北:木馬文化,2003。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亞權謀篇》。林婉瑜編輯。台北:木馬文化,2003。

被引用紀錄


王悅甄(2013)。從死亡中看見希望——台灣原創中文音樂劇的生命視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2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