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85.96
  • 學位論文

氣候因子和空氣污染物對急性氣喘病發之關係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ic Parameters and Air Pollutants on Acute Asthma Attacks

指導教授 : 徐勝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氣喘為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也就是說患者對周遭環境的變化相當敏感,外在環境因子的快速改變很容易導致氣喘病的發作(asthma attack)。本文以「天候的變化和空氣污染程度對氣喘病發作有影響」為假設前提,將病患依年齡、性別作分組,包括小兒氣喘患者(<15歲)、成人氣喘患者(15~64歲)、老年氣喘患者(≧65歲)、男性、女性與不分年齡六組,進而探討天候變化或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對不同的年齡、性別患者的影響是否有所差別,且何項因子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氣喘病發作以氣喘的急診室就醫表示;1994年至1999年間因氣喘病發作而至台大醫院急診室就醫的病患有7649人次。首先對於急診病患的特性與發病時間作描述性統計,進而以同期間的空氣污染監測站(古亭站)和氣象測站(台北站)的資料作皮爾森相關分析和多重逐步迴歸分析。 氣喘病發之急診就醫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幼年病患多於成人與老年病患,且男性病患多於女性,但男女病患比有減少的趨勢。成年女性在最後兩年的急診就醫數量已超過男性,顯示成年女性有氣喘惡化的現象;對於小兒氣喘病患來說,氣喘的好發月份是11月,成人氣喘為12月,老年氣喘病患為二月;對於小兒、成人和老年氣喘患者發病最少時節分別為8月、8月和9月。以季節來看,秋季是幼年病患的好發季節,冬季則是成人和老年氣喘患者的好發季節。若以季節交替的觀點來看,小兒氣喘的發病高峰出現於秋末冬初,成人和老年氣喘病患的危險季節則是冬末春初;一般看來,小兒氣喘病患的發作最具有季節性,其就醫的時間特性最明顯。以一週的時間來看,發現星期日和星期一是急診就醫時間的前兩名,這種現象尤其對小兒氣喘患者最明顯,可能是因為沒有門診和又要上課所帶來的情緒壓力和濾過性病毒傳染的增加有關。 對於各個性別、年齡組的氣喘患者來說,各個環境因子月平均的資料與發病人數間的相關均大於每日平均之資料。各個性別、年齡組的氣喘患者均與二氧化氮和氣壓有正相關;和溫度、絕對濕度有負相關。逐步迴歸分析發現空氣污染物中,二氧化氮是解釋氣喘病患急診就醫之最佳指標;至於氣候因子對各個不同的氣喘病患有不同的影響。以每月平均值的資料來看,模式三針對各個空氣污染物和氣候因子而言,以最高溫來解釋平均急診就醫人數,可解釋其中的49.2%。以最高氣壓來解釋小兒氣喘的急診就醫,可達37%。成人氣喘患者的急診就醫以最高溫可解釋其中的42.9%。老年病患以最低溫和絕對溼度可解釋其急診就醫的28.7%。對於台大醫院急診病患來說,氣候因子的影響比空氣污染物來的大,且高氣壓、溫度低和很高的二氧化氮濃度,對於氣喘發作之急診就醫有不利的影響。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監測報告第二卷一至四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印。
1996《季節及氣溫對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影響》,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與非氣喘兒童家戶內酸性氣膠濃度之比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
1989《流性病學研究中常易發生之謬誤》,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發行。
研究之探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論。

被引用紀錄


王御安(2014)。空氣資源整合效益模型評估空氣污染減量效益之性別差異〔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1/NTUT.2014.00585
王玉純(2007)。台灣地區慢性肺部疾病盛行分析暨風險因子探討〔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13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