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172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煙草是在十六世紀中期(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才傳入中國的。自傳入至民國建立前後期間,時人對煙草各方面看法的變化,基本上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明清之際煙草初傳入中國時期:當時人們對煙草與健康方面的看法,基本上是視其為具有治病功能,對健康有益的物品。此一強調煙草藥用功能的態度,導致吸煙之風迅速蔓延開來;煙草的種植,也在此時期即傳到全國各省分。然而此時期,煙草雖傳到全國各省分,但除福建等省外,各地種植面積皆不甚廣。因此,在經濟方面,未有種煙影響糧食生產的議論出現。而在此時期,明朝與其敵對的清朝,皆曾先後嚴禁煙草。然其禁煙理由:在明朝方面,是因敵對的政治軍事勢力團體吸食,而將之視為軍用物資,加以禁止;在清朝方面,則是為節省國家外貿支出,以便購置軍事、民生物資。兩者禁煙的出發點,皆屬於政治軍事層面的考量。至於明、清政府解除煙禁的原因,清朝方面雖未有史料能提供明確說明,但稍加推測,應與明朝解禁的理由相同,即皆是相信吸煙有「治寒」功能,軍隊需求甚殷之故。 (二)清朝入主中國至清中葉時期:明朝時期,中國吸煙之風雖已蔓延開來,然吸食者主要為下階層人士,士人對於吸煙則多採排斥的態度。入清以後,由於清朝在入關前,貴族、軍民已嗜煙成風;入主中國之後,吸煙遂成為新政權人士的風尚。漢族士人因此一改煙草是下階層人士才吸食的觀念,開始大量投入吸煙人群的行列中。士人投入吸煙人群的行列後,極力宣揚吸煙能治病、怡神遣煩、用以待客。因其宣揚,吸煙之風更廣泛流行,普及到各個階層與年齡層的男女。而隨著吸食人口的增加及長期吸煙患病的病例出現,清代醫界雖仍重視煙草的藥用功能,但對長期吸煙的危害也逐漸有所察覺。不過,依據臨床觀察而對於長期吸煙弊害有所認識,卻要到嘉慶以後才出現,因此對當時人們認為吸煙無害,甚至有益健康的觀念,並未發揮糾正之功。另外,伴隨著吸食人口的增加,煙草種植與生產在各省的迅速擴展開來。煙草種植與生產的大規模擴展,引起人們熱烈討論其可能造成之經濟影響,從而形成「禁煙論」與「反禁煙論」兩種對立的論述。「禁煙論」者主張禁煙的最主要理由是:煙草種植擴展會妨礙糧食作物生產;「反禁煙論」者反對禁煙的理由則是:強調煙草種植與生產是「小民生計所繫」,禁煙一旦實行,「必滋紛擾」,亦即造成社會動盪,進而影響統治秩序的維持。「反禁煙論」者所持理由為清廷所接受,禁煙論者的提議則被視為是「言之近理,而行之了無實際」的空論。但由於禁煙論者所依據之傳統經濟思想,其主要內容為「重農貴粟」的「務本論」,在當時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且當時交通設備不足,無法在災荒發生時,提供即時的紓困,因此各地有必要維持一定比率的糧食生產,故清廷對煙草採取不嚴厲禁止,但亦不提倡的「勸禁」政策。而由於這項政策,煙草在各地的發展,基本尚未受到抑制。 (三)晚清時期:此時期由於西方的影響,中國對於煙草各方面的觀念均有重大改變。在煙草與經濟方面,由於「商戰」思想興起,當時人們一方面強調煙草的生產與製造對國家經濟有利,提倡煙草生產;另一方面,由於捲煙逐漸盛行,而當時捲煙製造為外人所壟斷,為減少國家財政漏卮,大力批評吸食捲煙。而在對吸食捲煙進行批評時,當時人士引進西方煙草有害健康論點;不過,這已是清朝最後一年之事。至於政府的政策方面,一方面由於國家財政日益困難;另一方面由於西方國家對煙草「寓禁於徵」觀念的引入,當時人士開始鼓吹對煙草採取重稅主義:對外主張提高煙類進口關稅,以「挽回利權」;對內則主張加重煙稅,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主張獲得清廷的認同,開始不斷提高國產煙草稅率,並在光緒29年(1903年)正式宣布對煙草採「寓禁於徵」政策。然西方各國對煙草實行「寓禁於徵」,除基於財政考量外,尚慮及煙草對國民健康有害,故必須管制其消費量。而清廷宣布對煙草實行「寓禁於徵」政策的說詞,則根本未提及國民健康問題;其所謂的「禁」是著眼於煙草種植有妨糧食生產,而非認為吸煙有害國民健康,故必須管制其消費量。這種只重財政、經濟而忽略國民健康的煙草政策制定態度,至少要到民國18年,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才稍有改變。

參考文獻


全漢昇,〈美洲白銀與十八世紀中國物價革命的關係〉,《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972年。
劉家駒,〈金國、朝鮮之建交與開市〉,《食貨月刊》,第9卷第1、2期(民國68年5月)。
大衛•柯特萊特(David T. Courtwright)著,薛絢譯,《上癮五百年》(Forces of Habit: drug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年。
王業鍵,〈近代中國農業成長及其危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民國67年6月)。
陳文石,〈清人入關前的手工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民國51年12月)。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