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52.23
  • 學位論文

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行為─信用問題的分析

指導教授 : 管東貴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信」作為實質的個人道德行為,是自遠古以來就已經存在的,「人言為信」表示說出的話就具有可信度。在春秋時代「信」之所以受到重視的,則和當時的政治背景高度相關。在王綱解紐、禮崩樂壞的情況下,原本在王綱權威下穩定的「互信」開始動搖,於是需要約誓結盟才能夠維持天下秩序。 在戰國時代強調「信」的道德感已無法有效約束各國行為,完全以利害關係考量,所以詐騙戰禍也就越來越頻繁了。各國之間因為不能互信所以背盟棄誓的情況不斷發生,會盟約誓已經沒有了約束的力量。至此各國間的政治往來已經不能互信合作,春秋時代以會盟致信的方式失效,「信」又再次受到破壞。 各國為了求得國力強盛,則開始強調國家內部的互信,因為國家團結是國力強盛的基礎,對於戰國時代已經不太具有血緣關係的君、臣、民,三者,該如何取得互信關係是內部安定的關鍵。而法家「以法致信」的主張成為最有實際成果的政策,「信」觀念在被破壞的同時,其實也在走向重建的過程。 一個社會是不能失序的,「信」既然受到破壞就必須另想辦法重新強調來維持社會秩序。因此「信」的強調過程也跟隨著由「禮治」走向「法治」的歷史發展,從「以禮致信」到強調「以法致信」。由「禮治」過渡到「法治」不是表示「信」觀念只是具有過渡的功用,而是「信」觀念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破壞重建,尋得最佳的平衡點。

關鍵字

春秋戰國 會盟 約誓

參考文獻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林劍鳴,《新編秦漢史》,台北,五南書局,1992。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傅劍平,《縱橫家與中國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台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77。

被引用紀錄


蘇俊隆(2009)。清代秘密會黨的盟誓文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522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