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70.140
  • 學位論文

盧亮輝二胡協奏作品分析及演奏詮釋

指導教授 : 許瑞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為盧亮輝先生創作的胡琴協奏作品之演奏詮釋報告,包括二胡協奏曲《貴妃情》及高胡協奏曲《故都情懷》兩首作品。論文的撰寫經由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研讀,加以分析歸納;另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是透過對作者的訪談,以還原作者創作的精神全貌。全文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研究本主題的動機、研究方式及二胡演奏手法的介紹。 第二章「盧亮輝的音樂創作理念」:透過對作者的訪談,介紹盧亮輝先生的創作理念及作曲風格。 第三章「貴妃情」:二胡協奏曲《貴妃情》音樂研究:介紹創作背景、作者的創作曲理念,並針對樂曲進行分析及演奏音樂詮釋。 第四章「故都情懷」:介紹本樂曲之創作素材「廣東音樂」,探討廣東音樂的演奏手法,並針對樂曲進行分析及演奏音樂詮釋。 第五章「結論」:針對演奏技巧詮釋、南戲與北戲唱腔的不同而影響二胡演奏手法與詮釋以及演奏時的意與韻等三個部份作為本文結論。

參考文獻


陳俊吉。《台灣國樂發展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景雅菁。《〈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之音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文玲。《五十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莉莉。〈二胡曲《山村變了樣》的作品分析與演奏分析〉,《中國二胡》創 刊號。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
Maxim Jacobsen著、孫巧玲譯。《弦樂手的體操手冊》。台北:大呂出版社,1996年。

被引用紀錄


方暄懿(2006)。永暉四首琵琶作品《蠶》、《寒雲路》、《一指禪》、《千章掃》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1536
陳茗芳(2009)。以京劇素材為創作理念之琵琶協奏曲─《怒》、《京劇印象》、《臉譜集》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0542
佘韋瑾(2012)。王正平琵琶作品之研究以《琵琶行》、《月牙泉之歌》、《童謠三章》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1284
陳沛慈(2012)。盧亮輝國樂合奏作品《春》之研究與指揮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1057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