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61.246
  • 學位論文

現代琵琶作品創作理念與詮釋手法之探究—以《文明記事》為例

指導教授 : 王世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國琵琶演奏藝術》提到1980年代起,琵琶作品在形式及內容上都有了新的動態,它們在總體風格特徵方面和之前的作品在曲式結構變化,旋律特質,調式調性,表現空間,音色運用,演奏形式與技巧探索等方面有明顯的區別。現代作品雖關照到了傳統,但內容已經脫離原本的形式,這些傳統內化於作曲者自身,在音樂上展現了一種新的音樂語言。但從文獻回顧中發現,目前的文獻對於演奏者如何透過讀譜的過程來體現作曲家音樂思維的論述較少,而對當代的演奏者而言,演奏現代作品似乎又已是不可避免的曲目,因而引發筆者嘗試對這部分進行相關的研究。 本詮釋報告將從兩大方向著手。第一部份為對現代琵琶作品記譜與讀譜之思考,第二部分則從台灣作曲家石佩玉的《文明記事》來探討作曲者的創作理念及藉由讀譜的思維來詮釋這首作品。而第一部分,筆者從記譜、音樂想像及指法三個面向來討論演奏者如何藉由記譜,將作曲家的樂思轉化為音樂想像,進而實際反應在指法組合上。第二部分,則藉由訪談的方式,以第一手資料瞭解作曲家的創作理念,並作為分析《文明記事》的依據,再從各個樂章的分析討論實際的演奏問題。

關鍵字

琵琶 現代作品 文明記事 石佩玉

參考文獻


許牧慈。〈「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地位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
賴怡璇。〈源自傳統音樂風格-琵琶現代作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3。
一、樂譜
中國管弦樂團。《衛仲樂琵琶演奏曲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
沈浩初。《養正軒琵琶譜》。上海:南匯商益印務局,1929。

被引用紀錄


蘇美諭(2006)。當代琵琶樂曲《迷宮˙逍遙遊Ⅳ》、《玉》之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095947
方暄懿(2006)。永暉四首琵琶作品《蠶》、《寒雲路》、《一指禪》、《千章掃》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1536
陳茗芳(2009)。以京劇素材為創作理念之琵琶協奏曲─《怒》、《京劇印象》、《臉譜集》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0542
薛伊伶(2009)。兩首以琵琶為主之室內樂作品分析與詮釋---以馬水龍<<琵琶與弦樂四重奏>>、劉昱昀<<媚影>>為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2474
洪敏薰(2009)。六首臺灣琵琶創作作品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24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