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監獄從1997年開始成立了監獄寫作班,之後陸續有作品集結出版。本文的研究動機是想藉此來探討獄中創作的心理因素,藉以了解獄中創作是否應證了廚川白村所提出的「苦悶是藝術創作的關鍵因素」,或者與此恰恰相反的,在統治者強加的懲罰手段壓制下更反彈出作者昂揚的精神,其中的創作心理與精神內涵是本文試圖探討的重點之一;並希望藉此推知監獄文學在未來的存在與發展,包括文體的類型的選擇、獄中創作的心理功能和對受刑人的影響……等等。並設想從源頭來進行對監獄文學的了解,於是選擇日治時期作家文本為探討對象。 第1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並下「監獄文學」的範圍加以界定,並羅列目前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 第2章──三家生平與入獄相關事件。藉由三家所參與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來了解三家的生平經歷及尋找其個人特質形成的背景並試著尋找影響三家作品的潛藏因素與外在因素。 第3章──三家獄中作品內容探析。將三家作品依寫作主題內容加以分類。針對三家個別的獄中作品內容作普遍性的探討,從主題、文體、意象等方面著手,初步歸納其共通性與殊異性,來作為第四章特色比較的基礎。 第4章──三家獄中作品淺探。是接續第三章,以第三章的文本分析為基礎,針對作品的精神內涵及特色加以探討,並以精神內涵的探討做為下一章創作心理探源的基礎。 第5章──三家獄中創作的意義與價值。則分為「創作行為」與「創作的作品」兩大部分來討論。 第6章──結論。加上小標題「監獄文學的新路向」,說明台灣監獄文學的發展並非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並得出「文學」和「監獄」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以為全文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