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76.0
  • 學位論文

丹大地區台灣長鬃山羊(Nemorhaedus swinhoei)的活動以及原住民之利用方式

The activity of Formosan serow(Nemorhaedus swinhoei) and the use by the indigenous people in Danda area

指導教授 : 王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為了解丹大地區台灣長鬃山羊在野外的活動狀況,於2003年1月起至2005年1月止,於三分所地區架設19個紅外線自動感應照相機的樣點,其中山羊有效照片共計76張,佔所有動物有效照片的4.68%。山羊活動模式屬於日夜皆有活動,日夜活動比例無顯著差異。出現的地形以崩塌地最高,且達顯著差異(p<0.005),平台次之,溪溝最低。山羊OI值在有橋,無橋以及有便橋的狀況下並無顯著差異。穿越線調查部分,共目擊山羊46隻次,出現地形以溪邊所佔比例最高(34.21%),稜線次之(28.95%),鳴聲共紀錄24隻次,出現地形以稜線最高(39.13%),崩塌地次之(26.09%)。顯示山羊為日夜皆活動,活動地點偏好開闊的崩塌地或溪溝。 另外,本研究針對居住於丹大地區周邊四個村落之原住民進行狩獵相關訪談,研究期間共訪問42位獵人,其中37位目前仍有進行狩獵活動的受訪者使用獵槍(78.38%)為主要狩獵工具,使用陷阱(13.51%)者次之使用獵狗者(2.70%)最低。在山羊生物學的資訊方面,85.12%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山羊的族群較20年前有增加的趨勢,最常見到山羊的數量為1隻(53.33%),山羊最常出現的地點為峭壁懸崖(87.5%),83.33%的受訪者從未在野外見過山羊生殖相關的行為,88.89%的受訪者表示每年2月∼7月有較高的機會獵獲懷孕的母羊。在皮膚病的部分,72%的受訪者表示發病季節以冬季為主,而獵獲患病山羊時,75%表示仍會獵捕,除非病症太過嚴重。在狩獵偏好以及動機部分,山羊的平均排名佔主要受獵物種的3.71名,排名第一的則為山羌,狩獵動機則以看到就打佔比例最高(35.4%)。利用方式則以食用為主,山羊的食用排名為主要狩獵物種當中的3.82名。綜合野外以及訪查的結果,得知台灣長鬃山羊在野外仍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狩獵壓力,只是且狩獵的動機以非單純的食用,而是為打獵而打獵的心態,為求更進一步瞭解此地原住民的價值觀對於丹大地區野生山羊族群所造成的影響,需同步進行野外生物資料蒐集以及原住民的深入訪查,以期對此區野生山羊的保育有所貢獻。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Danda Formorsn serow activity indigenous Bunun

被引用紀錄


林昱伶(2012)。感染臺灣野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與馴養動物之穿孔疥癬蟎(Sarcoptes scabiei)的傳播歷史與現況〔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2.00060
林冠甫(2009)。玉山國家公園大分地區櫟實結果對於大型哺乳動物豐富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09.00248
張怡穎(2011)。臺灣長鬃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圈養族群於非侵入式遺傳分析暨微衛星標幟開發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550
林家民(2007)。精芻料比例調整與飼糧微生物添加對臺灣長鬃山羊採食及糞便型態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355
陳相伶(2006)。丹大地區布農族獵人狩獵動機與狩獵型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3042007145931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