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42.21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從全球化出現後,支持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熱潮就席捲了全世界,身處其中的兩岸當然也無可避免的必須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轉變。換言之,全球化的效應不僅是牽引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推手,更是臺灣長遠發展很受重視的趨勢。 本篇論文的研究主體就是要研究在全球化的情形下,兩岸關係可能會有的契機,以及兩岸政府在全球化改變世界的同時,所能找到解決兩岸問題的方法。本論文中提出四種全球化對國際政治現象的影響,從全球政治、國際體系、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等四個觀點進行理論的說明與整理:內容包含因為全球治理的主張使現代民族國家產生的改變,藉以分析推論兩岸未來可能有的政治型態、兩岸可以透過參與各種國際政府組織及非政府組織的方式用以協助處理兩岸事務 、互賴主義對兩岸主權觀念的改變、以及在全球反恐的趨勢下兩岸在區域安全的重要性。 本論文最後從全球治理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對兩岸政治關係的重要性、歐盟對兩岸統合的啟示以及普世價值成為兩岸共同遠景的可能性等四方面來說明筆者的研究結果。雖然不管學者提出多少解決兩岸問題的方法,改善兩岸政治關係的決定權還是取決於兩岸政治領導人,面對全球化,我們還是可以樂觀的預期它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正面效應。

參考文獻


李清(2004),(張亞中《開放政治市場 全球治理臺灣》),《政治 科學季評》,臺大政治系,3月第一期。
林正義(1998),〈臺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芻議〉,《國防雜誌》,第13卷第12期,頁4。
林祐聖譯,赫爾德等原著(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2005),《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 (Governing Globalization-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 ),臺北,韋伯文化。
戚國仁譯,安東尼等原箸(Leonard Anthony and Rachid Nekkaz)(2000),《無疆界青年問話:G7領袖的回應與夢想》(Millenarium Quel avenir pour lhumanite),臺北,大塊文化。
陳世欽譯(2003),柯道爾原著(Mary Kaldor)(1999),《新戰爭-全球性的組織化暴力》(New&Old Wars-Organized Violence in A Global Era),臺北,聯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