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219.125
  • 學位論文

1987-2004年臺灣職業教育政策發展與回顧

指導教授 : 許良明 彭臺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灣1987年至2004年期間職業教育政策的發展,從經濟與人力資源的層面來探討,其研究目的為:一、探討1987年至2004年臺灣職業教育政策的形成與演變;二、影響職業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三、職業教育政策對於臺灣發展的影響分為1.職業教育的經濟效益;2.勞動市場薪資與教育機會的比較;3.職業教育對勞動力素質的影響。 本研究主要採文件分析探討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與制定的因素,以實証函數分析式探討職業教育私人投資報酬與薪資影響因素,以描述性統計探討勞動市場的薪資與教育機會的比較以及勞動力素質的變化,所蒐集之資料係利用SPSS12.0版統計軟體進行處理分析。 根據研究發現所得到之主要結論如下: 1. 職業教育以培育各行各業的基礎技術人力為主,故其政策的制定常隨著臺灣的經濟建設計畫與人力發展計畫做調整。 2.職業教育的政策需考量人口與就業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變化等因素。 3.高職的投資報酬率較高中的投資報酬率低,但高中與高職的教育別對於薪資影響的因素未達顯著。 4.職業教育能提高女性的薪資成長率與就學機會,促進兩性的教育機會均等。 5.工業部門與服務業部門平均的教育程度提高,職業教育確實有助於提升臺灣整體勞動力的素質。 最後,綜合本研究所獲得的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未來政策的建議與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關鍵字:職業教育、教育政策、私人投資報酬、教育機會、勞動力素質

參考文獻


王湘瀚(2004)。台灣社會人口變遷對教育政策發展的影響。社會科教育研究,9,255-280。
田振榮、徐明珠(2003)。找回技職教育的光榮與尊嚴。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江文雄(1999)。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主計處(2004)。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 2001。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2(33),97-130。

被引用紀錄


林昱瑄(2006)。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其教育意涵〔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31825
邱莉華(2009)。專科教育私人投資報酬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03022009153733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