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66.178
  • 學位論文

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 -台灣社會文化價值的延續與反思

指導教授 : 陳淑華 博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 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 - 台灣社會文化價值的延續與反思 當自我心靈意識覺醒時,縱然發現生存價值被現實表象包裝不再明確。在現實現象中,物質商品似乎不能夠反射真實的生活自性,而反射出人的慾望形象。人們往往容易習慣於某種形式之下,一種約定成俗的觀念與害怕脫離群眾的心理,使得無法敞開心胸誠實的面對自我。因而筆者想透過台灣整體藝術的發展與社會學中的文化角度,來說明台灣社會中的矛盾現象,並建構筆者所期待的文化新認知,進而在創作中反應對社會文化的批判與建構。 筆者個人認為,眼前的現象是不真實的,當每個人不斷對自己內心透過內化思考,藉由議題思辨的過程,從現實現象的迷失中跳脫出來,似乎才能進而求得現實現象之外,真實存在的意象。就此觀點之下,筆者希望透過此研究的發展,試著釐清屬於自我的價值觀念,並作為往後個人創作的依循方向。此研究論述的主要架構包括:(一)個人觀照藝術與文化的向度;(二)社會文化價值的反思與構築;(三)個人作品由外而內的發展紀實;(四)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結構,四大部分。其過程是先經由筆者個人藝術精神的建立,接著延伸至探討社會面向的文化價值觀念,並透過個人藝術的發展過程來討論自我內外在的問題。最後經由此次創作的主題內涵與作品形式做最終的整體呈現。 在第一章緒論中,根據自我與社會的關係,說明研究的方向與期待,以及整體過程上的發展意義.第二章,從自我吸取藝術表現中的種種精神,以及個人受文化影響下所依附的內在東方思維,來建立筆者個人的觀世與創作態度。第三章,透過個人所探求的台灣文化價值觀念,來發掘現今社會的價值問題,並試圖建構多元共生的意義。第四章,是面對自我創作的發展過程,分析由外在延伸至內心的創作歷程是如何與社會做互動的。第五章,則首先針對此次研究在創作上的表現,按照主題、形式與技法作說明,其次附上作品解說作為對應的實體。結論部分,期待經由此論文撰寫與作品創作讓自我能有所突破,並希望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意義能夠有所展現。

被引用紀錄


周怡卿(2008)。從日據時期電化教育影片探討後殖民文化認同之面向〔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08.0005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