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51.241
  • 學位論文

明末曹洞殿軍--永覺元賢禪師研究

指導教授 : 王開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元賢在明末佛教史中佔有一席之地,雖然也受到學者的關注,但是一直缺乏完整性的研究。本文對元賢作了全面性的研究,以期較完整呈現元賢的生平思想,彌補過去相關研究的不足。 從元賢生平事蹟的考察,可以知道,他是個積極入世的禪僧。元賢對於當時佛門的弊病,並不只於亂象的揭露與批評,而是實際投入於佛教復興的工作。他以鼓山為基地,展開佛教的復興事業。有鑑於明末僧風的濁惡,元賢不以勢力擴充為目的,而致力於僧團素質的提升,不僅提倡戒律,也重視僧眾的教育與德行的啟發。 除了建寺安僧外,元賢亦深謀遠慮於鼓山的永續經營。他改變傳統寺院以寺田為主的經濟型態,採多元化的方式經營鼓山。這不僅使鼓山在以小農為主的中國社會裡,避免了與民爭田的問題,同時也讓鼓山更具開放性、更切合民眾的宗教需求。對於具備禪特質者,施予禪修的鍛鍊;具有淨土傾向者,給予念佛法門的指導;期望皈依受戒者,開堂授法、傳授戒律;對經典教義有興趣者,印經流通、往復討論;希望捐輸納福者,接受奉獻;需要經懺助念者,應允承接;鼓山呼應著人們對宗教的不同需求,成為一個綜合型態的寺院。 至於對寺院與政治關係的處理,鼓山在復興之初,就自覺的不捲入反清與擁清的政治鬥爭中。雖然擁有強而有力的護持者,對於佛教復興工作有莫大的幫助,特別是在戰亂的時代裡。但是卻也不免捲入爭鬥,失卻宗教超然的地位。元賢拒絕作政治意向的選擇,雖然因此失卻相關的資助,使得復興的步履更顯艱困,但實不失為一明確的決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賢將世法與佛法視為一體的思考。他認為法運的衰頹來自於世運的坎坷,於是積極於人心的轉化、風俗的改變,希望透過人心整體的轉變以改變世風、扭轉世運,在世運隆盛之際,法運自然也就興盛了——這是元賢的思考。佛教在元賢處,不再是隱遯深山、離群索居的出世宗教,而成為與時並進、發揮教化功能的入世佛法。衲僧也不只是為個人求解脫的自私自利,而成為社會救濟、移風易俗的推手。元賢隨緣應世、低調沈穩,隱而不隱的弘法哲學,在明末混亂的時代裡,為僧伽的應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此外,元賢在佛寺與僧史的編纂上,投入了相當多的心血。雖然相關的研究很少論及,但對於佛教史料的保存,無疑地具有相當的貢獻;而其恢弘古德典範的苦心,亦在其中。 鼓山湧泉在明末以後,成為東南大道場,台灣的佛教源流亦多來自於鼓山。由鼓山之興,可以證明元賢的方向是正確的,他為鼓山的永續經營定下了穩固的基礎。 在思想上,元賢對於「禪」始終有著徹底的堅持。對於心性,元賢重視心的虛空靈寂,強調心之知為空寂之知。因此元賢的禪只能從心的冥契與逆覺體證上說,他不認為文字可以契於般若,反對各種形式化、義理化的禪;主智路線不是他禪的進路,將禪視為文字遊戲,更是他所痛斥的。對於禪,元賢要求切實的參究、徹底的證悟,即便是對禪學宗旨的探究,也要強調是徹見本心本性之後的事。元賢真參實修的強調、素樸簡約的禪法,為明末紛亂的禪界,注入了一股清流,並且回歸了慧能禪的基本精神。 元賢雖然是個禪師,但是並不排斥其他教法。他重新肯定戒律的地位,在以戒律重整僧團的同時,亦透過戒律與世俗倫理的接軌,擴大了佛教戒律的教化功能。關於淨土,元賢不僅認同念佛的可行性,並具體提出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為淨土的實踐提供一條可依循的進路。他也以簡單淺顯的文字,疏解佛教經藏,使得佛典更具可讀性、義理更加通暢。他以兼容並蓄的態度,廣納所有的教法在自身的思想體系中。但是對於元賢而言,無論是戒律、淨土,乃至諸善行,都只是禪法的前行方便。所有的修持,都必須被深化到禪悟的階段才有意義;所有的經教,都是禪師個人禪悟經驗的註腳。元賢在回應時代宗教融合需求的同時,對於禪門的立場又有著一定的堅持。因此即便他註經說教、倡律談淨,元賢徹始徹終都是個禪者。 元賢以儒入釋的背景,使他對於明末三教會通的問題,具有回應的能力。他反對混融的三教說,嚴格的區分儒釋道的異同。他在批評儒道缺失的同時,更以佛教義理改造儒道思想,並進一步範圍二家於佛教的體系中。元賢的會通,實是就著佛教立場而說,而且態度強勢堅決。因為在他看來,儒道總是有其理論的缺陷與不足,會通是救儒道而非救禪,唯有透過佛理的引入,會通才有機會成為可能、理論也才有希望臻於圓滿。這樣的會通,或許難以得到儒道二學的認同,但是他對自家學說的自信、續佛慧命的熱忱,是絕對值得肯定的;而其對會通所做的努力,亦有思想史之價值。 元賢的整個生命都與時代有著密切的呼應,他在堅持禪法純正性的同時,以應化利世的慈悲情懷,成就廣納多元的思想、發為救世工作的熱情。對於明末佛教而言,元賢的地位與貢獻,是無庸置疑的。

關鍵字

永覺 元賢 鼓山 湧泉 曹洞 禪宗

被引用紀錄


陳靜芳(2016)。明末曹洞宗博山無異元來禪師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364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