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255.127
  • 學位論文

新生兒痛覺哭聲與其氣質之相關性研究

The Relation between Neonate Pain Cry and Temperament at One Month

指導教授 : 鍾志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生兒接受痛覺的哭聲反應與其一個月的氣質表現,並且檢測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53位初生3至5日的新生兒為研究樣本,收集其施打B型肝炎疫苗時的痛覺哭聲參數;當受試滿一個月時,再透過量表收集其氣質資料,將新生兒痛覺哭聲參數與其氣質各向度之平均得分進行檢驗。 結果發現,新生兒平均痛覺反應時間為1.08秒,哭聲總時間為42.21秒,痛覺強烈感受時間為17.02秒,疼痛感受與總時間的百分比為51%。與美國常模比較,本研究受試的活動量較大、反應強度較大、情緒較為負向、堅持度較低、反應閾較高,至於規律性、趨避性、適應性與分神度則與國外常模無顯著差異。 新生兒接受痛覺刺激後,可以哭聲變化界定「痛覺調節分界點」,前段為新生兒痛覺感受強烈的哭聲表現,後段則為疼痛感受較舒緩的哭聲表現。若前段哭聲佔總時間比值較高、前段哭聲基頻平均值較高、哭聲基頻變異數較大、哭聲強度最大值與平均值較高,表示新生兒於接受痛覺刺激時,會當下加快聲帶振動頻率、或加強哭聲音量來調適自己的情緒,因此有適應性較佳、正向情緒、反應強度較大、分神度高的氣質表現。若調節分界點後段的哭聲基頻平均值較高,則嬰兒的規律性較低;哭聲基頻最大值較高,嬰兒活動量較大;單位哭聲越長,嬰兒的活動量較低、適應性較高、反應強度較小、分神度較高。也就是說,活動量低、規律性高、適應性佳、反應強度小或分神度高的新生兒在痛覺刺激結束後,聲帶振動的頻率減低,吐氣時間長度拉長,哭聲較不尖銳,呼吸速度也較為趨緩。

關鍵字

新生兒 痛覺哭聲 氣質

被引用紀錄


胡薏芬(2006)。嬰兒色彩偏好與其氣質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21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