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81.154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文學反映時代,時代影響文學,時代與文學的進化是息息相關的。清代的章回小說風華正盛,《儒林外史》被譽為諷刺小說中的翹楚,其成功的原因何在?是不是單一作品的意義?其創作是否與歷代進化的文學藝術有關?以《儒林外史》的創意尋求與傳統文學、文化的聯繫後,是否能發現其背後所反映的豐厚文化內蘊與時代意涵? 本論文主要以文學史、文化史的縱向聯繫,尋求《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寫實文學及社會文化主題三個面向的承祧,理出一脈相承的脈絡與現象,探討《儒林外史》承祧與創新的關係,期望對《儒林外史》的創作價值能有更深的認定。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第二章作家與時代。經學學養使他充滿無可拋棄的儒家情懷,浪漫的天性讓他嚮往六朝名士風流,加上多舛的孤獨之路,內在的衝突使他尋覓著安身立命之道,苦難讓他的生命觀照更深刻了。封建末世的清代,自我意識覺醒的吳敬梓,有著「不從眾」的主張,反科舉、反禮教、反迷信,能以清楚的觀察,寫實的記錄了傳統社會禮俗文化的虛偽和腐敗現象。 第三章承祧之跡。確立《儒林外史》的諷刺小說地位,以文學史進行社會寫實主義、諷刺精神、史傳文學的承祧溯源,及其與《史記》、《水滸傳》、《金瓶梅》的臍帶關係,進行文學史的承祧關係連繫。《儒林外史》的「婉而多諷」繼承了《詩經》的「美刺」傳統;其社會寫實的人道關懷切入點實繼承自《金瓶梅詞話》;其革命叛逆意識則與《水滸傳》的啟示有關,又狀寫人物的性格形象之成功,《水滸傳》影響功不可沒;以《史記》的史傳文學承祧來看《儒林外史》的結構亦有軌跡可循。 第四章創作輝光。傳統文化社會的士人出處、現實功利、禮教、婦女地位的主題,吳敬梓予以深化並直指根源所在,嚴肅的以諷刺為手段來警示世人,並且婆心的提供禮治理想。《儒林外史》是諷刺藝術、寫實文學及社會文化三個面向的承祧與創意的結合,不慍不火的「婉而多諷」拿捏得恰如其分;諷刺對象聚焦於對社會具有示範作用的「儒林」,深具儒家對「士」的期望;運用寫實主義則是儒家的人文關懷;文人的社會責任使吳敬梓提出周公制禮作樂的「禮治」理想,是吳敬梓對社會陋俗進行正本清源的良方。 第五章理想典型與對後世影響。《儒林外史》的諷刺與理想寄寓發揮了文人批判與指導社會的功能,影響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現代小說的走向。 第六章結論。因立足於傳統文化之上,承祧歷代進化的文學藝術精粹,妥善鎔鑄、脫化,文化傳統主題的集中深化,《儒林外史》得以創新風貌,放射出內蘊雄渾的燦爛光輝,成為諷刺文學的楷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