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89.247
  • 學位論文

清初觀音畫譜《慈容五十三現》版畫研究

A Study of the Woodcut Paintings "Fifty Three Presense of the Goddess of Mercy " in Early Ch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 沈以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慈容五十三現》這套版畫,自出版以後由清至民國屢有翻刻或影印本,足見其受社會大眾歡迎的程度。其以精緻而創新的風格,描繪了五十三種觀音菩薩的不同風貌,多方面呈現觀音菩薩像,因此可被視為一套觀音畫譜,在其出版意義上,如同歷代竹譜、梅譜等畫譜,在賞心悅目之餘,同時也可作為一種學畫的工具書。 中國歷代製作過數不清的觀音類佛教刊物,《慈容五十三現》與過去的佛教刊物不同處,乃是其中所描繪的觀音,在造型上,不同於以往莊嚴肅穆、著重宗教勸化意味的觀音像,轉為描繪世俗對女性的理想形象;在內容意涵上,《慈容五十三現》描繪的觀音形象,摻雜了許多民間寶卷故事的附會傳說,以及交錯引用正統佛經典故與禪宗語錄,並不在意其中的教義矛盾性。總之,此書透過五十三尊觀音像所傳達的整體印象,並非嚴肅的宗教意涵,而是豐富的視覺感受。從這些方面可以觀察到明末以來出版文化的大趨勢:向視覺性靠攏的力量,已經逐漸凌駕一切,即使是宗教精神性的刊物也不例外,從《慈容五十三現》這件由佛教徒出資刊刻,卻表現出世俗視覺品味的刊物,便可證明這點。 《慈容五十三現》這套畫譜有多種版本流傳,版本間的書名與編輯稍有出入。就圖像品質而言,目前所知最早的刻本應當是「上海圖書館藏劉潔敖先生捐贈本」(以下簡稱「劉潔敖本」)。但由於該本沒有註明刊刻年代,因此對其出版年代的判斷,便成為研究此套畫譜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本論文中,筆者找到了西班牙Prato美術館藏的法王路易十三肖像畫,其與「劉潔敖本」中的洋人觀音像極為相似,有傳摹臨仿的關係存在,因此可作為斷代的依據。據此證據,本論文將《慈容五十三現》最早出版的年代定在清初,而非過去大部分學者所說的晚明。 最後,《慈容五十三現》與其他畫譜的關係也值得注意。在晚明至清末的諸多畫譜中,有些圖與《慈容五十三現》重覆,按各刊物的出版年代,可得知有些是《慈容五十三現》臨仿他人,有些則是他人模仿《慈容五十三現》,例如《芥子園畫傳》的清光緒刊本便收了十九幅《慈容五十三現》的圖。藉著種種在圖像上與前後時代作品產生的連結,可看到在觀音圖像創新與傳承的發展過程,此畫譜具有關鍵性的角色。 上述各項,是本文將對這套版畫研究的重點,以下一一詳述。

關鍵字

觀音 版畫 清初 中西交流 出版文化

被引用紀錄


杜淑芳(2009)。慈悲與自在-觀世音菩薩繪畫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547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