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28.40
  • 學位論文

寺廟與地域社會---以彰化縣大村鄉五通宮為中心的探討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漢人對祖先鬼神的崇拜與祭祀,屬於人類學家習用的「民俗宗教」,不依據教典、教義,未被制度化,也沒有明確的組織要素,其特色為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歲時祭儀裡,廣泛影響著傳統社會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各層面的發展。   而從鄉土史的觀點而言,一座寺廟的建立與成長即為一部傳統聚落的鄉土開發史,而寺廟的沿革與廟務擴張,與地方菁英、地方政治互相交織成一文化權力網路,影響著地域社會的變遷。   傳統漢人社會凝聚社群的力量是靠信仰,五通宮凝聚了附近十個庄頭的黃姓宗親人口,形成了跨四個鄉鎮的祭祀圈,顯示濃厚的鄉土神信仰型態。而清領時期漳泉械鬥、閩粵械鬥的威脅,促使居少數的漳客兩集團尋求合作以自保,而聯結的媒介即為寺廟「永安宮」與「天門宮」,顯示寺廟的整合力量及與地緣組織的緊密性。   在台灣傳統的漢人聚落?堙A寺廟為傳統藝術的極致展現,也是中國建築與文化的保存者;在缺乏正式教育的時代,更是具有維護行為規範、教忠教孝的功能。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分工日趨細緻與專業,寺廟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層次的影響力與互滲性已大為降低。不過也有些寺廟,設置獎學金、組織行善社團,以寺廟的財力從事社會服務,以另一種方式關懷社會。總而言之,不管寺廟的功能隨著社會變遷有哪些變化,其信仰的神聖空間,因應人們祈福避禍的世俗需求,滿足人類的終極關懷,這些是永不改變的。

參考文獻


  《文英館館藏台灣宗教文物分類圖錄》,台中市:台中市政府,2000。
  《人類的終極關懷》,台北市:幼獅,1994。
  《台灣史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5。
  《宗教與文化》,台北市:台灣學生,1990。
  〈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1983,頁1~28。

被引用紀錄


呂郁玟(2013)。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的運作與地方角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25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