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53.20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國的祭禮中,最為我們熟知的當屬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廟舉行的祭孔大典,祭祀孔子的典禮我們稱為釋奠禮,其中分為司樂、司佾、司禮三個部份,而其中的司樂部份,更是現今僅存的古禮宮廷音樂;本文的研究範圍主要是現今在台灣的祭孔大典所使用的音樂,其源流及發展的軌跡,並對它的未來做一大膽的嘗試。 以下為各章節內容: 緒 論  內容包含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及步驟。 第一章  敘述祭孔音樂形成前,歷代君王在「祭孔」這一件事情上所做出的貢獻,尤其針對祭孔音樂所頒布的法令,及現今所保存下來的祭孔樂章中詩歌的部份做一闡述。 第二章  明朝所制訂的祭孔樂章是當今少數尚被完整保存下來當中,年代最久遠之版本,本章即探討明朝祭孔樂章之演變經過。 第三章  清朝是歷朝歷代在祭孔大典上最講究「規矩」的一個時代,中央有中央的版本,地方有地方的規矩,不容逾越禮制,這一章即對多彩多姿的清朝祭孔樂章與重大變革做深入的研究。          第四章  二十世紀初創建的中華民國,因內憂外患兩面夾擊,而祭孔大典和祭孔音樂在這一亂世之中,又有何命運呢?這一段過程將於此章描述。 第五章  台灣在「復興中華文化」的口號聲中,對祭孔大典及祭孔音樂的「制訂」又有何貢獻?這裡將分析播遷來台後的祭孔音樂發展情況。 第六章  「中華民國」之於「中華民族」究竟隸屬與否?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祭孔音樂穿越了二分之一的時空,「沿用舊朝」的慣例我們也承續了近五十年,但「制訂新朝」這一歷史性任務呢?我們終究要有屬於這一個時代的祭孔音樂,但仍是自【詩經】以降四字一句的格式嗎?有沒有人對祭孔音樂有一點別的想法?畢竟這已然不是封建的帝王時代了。對於這兩千多年的古老藝術,一個嶄新的觀念正悄悄萌芽當中。 結 語  與其說要下一個結論,毋寧說是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做一註腳;因為它尚未形成一個共識,更不是一個既行的制度,充其量只是為數少得可憐的一些人的一個「想法」,透過這一篇論文,希望能做出「拋磚引玉」的一個動作。

關鍵字

祭孔音樂 州府縣學 國學 迎神

參考文獻


杜美芬。《祀孔人文暨禮儀空間之研究—北孔廟為例》。中壢:中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論文,2003。
孔繼汾〈清〉。《闕里文獻考》。台北:維新書局,1968。
王之春〈清〉。《直省釋奠禮樂記》。台北:文建會,2005。
江帆、艾春華。《中國歷代孔廟雅樂》。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1。
何培夫。《台南孔子廟釋奠之美》。台南:台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

被引用紀錄


謝怡君(2009)。傳統祭孔音樂之特色在江文也作品中的實踐-以《孔廟大晟樂章》為分析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50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