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64.218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漢書》歷史哲學 提 要 史著之思想意識,哲學思考,或隱或顯,或多或寡,但就歷史哲學言,終不可離「系統」二字。本論文之宗旨即在探討並重構《漢書》或班固之歷史哲學,而在《漢書》之基礎上,系統化論述其歷史思考。文分八章,都三十餘萬言。 首章緒論,先層遞的說明歷史哲學、歷史與歷史哲學、《漢書》歷史哲學三者之關聯意義,次及研究動機、態度、範圍與方法。 二章辨明漢書作者,以檢驗《漢書》歷史哲學,是否可視為班固一家之歷史哲學,間對前人之可能誤說作一辨析。 三章則先從前人之補續《太史公》、父祖之影響、宦途之挫折、帝王對歷史之重視與時代之需求,說明班固撰述《漢書》之史學背景;次從光武明章三朝之政治氛圍、儒學時代之來臨、士人政府之延續,以及讖緯之盛行等重要面向,析論時代之文化情境;再從史著之結構體例、內容範疇及撰述情感與心理三方面,闡述《漢書》撰寫之限制與發展。 四章主要探求《漢書》之基本理念與撰者立場。分別從歷史之權勢人物、治國理念及典制考察撰者之中心思想;從「時代價值」析論班固之處世原則;從「價值判斷」探討其客觀的歷史意識,最後從歷史判斷,說明其撰述立場。 五章陳明《漢書》史料之來源、考證、選擇標準、解釋方法,並及《漢書》之歷史假設以及對歷史偶然之看法。 六章討論《漢書》之天人觀與通變觀。一則研究《漢書》天人思想之根源、理論依據、內函及其對天人思想之外在批判。二則分析其究觀歷史變遷之目的、方法、內函與其應「變」之道。 七章專論《漢書》經世思想。先從漢家政權之正當化、君權之起源、王道思想、封建制度與官僚體系等方面,對其政治思想作一系統性的論述,次從法理意識、刑法理念、犯罪原理及終極觀點四方面對其刑法思想做一哲學性之考察;最後對土地、糧食、貨幣、農商矛頓諸問題及其解決之道作一分析。 八章就廣義歷史哲學之視野,從《漢書》對文人地位之看法、對文章功用之主張、對美文條件之要求以及《漢書》之歷史想像與《漢書》之美等五方面說明其藝文思想。 九章結論,除將前述分章之研究作一綜合外,並對《漢書》在中國古代歷史哲學史上之意義作一定位。

關鍵字

漢書 班固 班彪 史記 司馬遷 歷史哲學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清•沈家本著,《漢書瑣言》,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清•杭世駿著,《漢書蒙拾》,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吳福助著,《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吳福助著,《漢書採錄西漢文章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史學海著,《漢書校證》,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