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3.51
  • 學位論文

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歡樂頌》

Beethocen:Symphony No.9 《An die Freude》

指導教授 : 張大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本論文以「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為研究主題。首先就貝多芬所處的時代背景開始討論,範圍包括封建時代之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與浪漫主義的思潮,並探索貝多芬的內心世界、人格發展特質,以及對作品風格之影響。接著研究貝多芬的交響曲特色與對交響曲創作的貢獻,藉著第九號交響曲的概述進而作全曲的分析,包括和聲、結構、曲式及配器,以期透徹瞭解樂曲的組成,輔助指揮上的思考與分析,接著研究本交響曲的指揮法,就指揮動作、樂曲詮釋詳盡說明,並探討此交響曲對後世之影響,最後將各章節作綜合歸納為結論。

參考文獻


3. Martin Cooper., Beethoven The Last Decade 1817-1827, Oxford New York,(1985).
6. Alfred Einstein., 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 W.W.Norton& Company,(1947).
9. Baker T., 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ians,Schirmer Books,(1894).
11. Sadie 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s,Grove,(1980).
12. Barry Cooper., Beethoven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Clarendon Press,(1990).

被引用紀錄


陳妍蓁(2006)。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之作品與指揮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30356
葉瑞伊(2007)。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生命轉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44266
林冠斈(2011)。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作品研究與指揮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4131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