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104.248
  • 學位論文

Co / Ag / Pt (111)原子交換與表面磁性的研究

指導教授 : 沈青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們以自製的磁光柯爾效應儀(SMOKE)來進行超薄膜的表面磁性研究,由本實驗室先前研究可知,Co / Ag / Pt (111)系統歷經升溫過程時鈷、銀原子間有交換的現象,最後銀原子會完全翻至樣品表面,待交換完成後鈷會與白金形成合金。為了瞭解在此過程中磁性的變化,我們分別作了1ML Co在1ML Ag與2ML Ag上的磁性探測與2ML Co和4ML Co在1ML Ag上的磁性探測。 在1ML Co / x ML Ag / Pt (111)系統中( x = 1、2 ),磁化易軸方向為垂直樣品表面方向,隨著溫度的升高使鈷、銀原子開始交換後,柯爾訊號強度與矯頑力Hc都會有增大的行為;交換完成後,柯爾訊號因為鈷與白金形成合金而繼續增大,但Hc卻下降了;故可知鈷銀原子之間混雜時應發生一些電子結構方面的變化,影響了磁性。在此兩系統中,因為鈷的厚度不變,所以在740K退火效應後,柯爾訊號的強度的增強大致相同,而Hc則會因為銀厚度的增加,而有明顯的增大。 在x ML Co / 1ML Ag / Pt (111)系統中( x = 2、4 ),因鈷銀間lattice mismatch的原因,磁化易軸方向為平行樣品表面方向,隨著升溫效應使鈷、銀原子交換混雜,只要鈷、銀原子間電子交互作用力夠強且外界提供的熱能足夠,便能使易軸由平行樣品表面轉為垂直樣品表面,即發生了spin reorientation transition(SRT)現象,且在發生SRT現象以後,柯爾訊號強度與Hc都有明顯增強的趨勢。但因為鈷厚度的增加,銀的影響相較之下較不明顯了。 在所有系統中,經過升溫退火效應以後,皆無法回到原來的趨勢,可知鈷、銀原子交換現象與鈷、白金合金的形成皆是不可逆的,我們也發現了在合金形成後的樣品其Hc有一特殊的趨勢,隨著溫度有一類似階梯(step)的下降。 由以上磁性的測量發現,銀與鈷原子之間發生的一些電子變化有助於增強柯爾訊號與矯頑力,而且使磁性物質的易軸方向較喜歡以垂直樣品表面的方式排列(PMA),對於製作磁光記憶材料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其物理現象的相關探討,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SMOKE spin reorientation transition coercive field PMA AES LEED

延伸閱讀


  • 曾健家(2004)。Fe/Co/Pt(111)的磁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1143227
  • 游勝凱(2005)。Co/Ni/Pt(111)的磁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4195855
  • 何淙潤(2006)。Co/Fe/Pt(111)的磁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1329
  • 黃家宏(2016)。電化學原子層沉積製備Ag和Ag(Cu)薄膜之特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8-2807201619422800
  • 郭唯旭(2015)。以電鍍方法成長Co/Pt(111)薄膜及其磁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