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5.114
  • 學位論文

柯普蘭「阿帕拉契之春」音樂分析與指揮詮釋研究

指導教授 : 柯芳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阿帕拉契之春》,為美國現代作曲家柯普蘭的代表作品,節奏上受到斯特拉溫斯基的影響,變化多端、極為豐富。八個樂章組曲的形式,段落間表情、風格各有特色,多采多姿。音色粗獷、手法現代,而其中使用了民間鄉村的歌謠、宗教歌曲、舞蹈音樂的素材,加上豐富的配器手法,使得這一作品同時具備了各式各樣的風格,不但是一首膾炙人口、生動豐富的音樂作品,對指揮而言更具相當的挑戰性。 在研究方法上,擬使用分析、整理和詮釋來呈現。在第二章中首先對作曲家本身的背景作一整理研究,回顧其生平、創作歷程與音樂風格,以便對作曲家性格、思想、創作語法等整體背景有全面的認識。第三章則對《阿帕拉契之春》樂曲本身結構、織度、配器、和聲、節奏、速度等基本要素作仔細的樂曲分析。以上兩章研究的目的,即在印證指揮者對樂曲、音樂背景應有之深厚認識,因此不厭其詳,對各聲部、各樂句都做出精細的研究討論。 第四章則聚焦至指揮的詮釋。依據前二章探討所得之深厚瞭解,而決定了肢體動作方式,以及對音色、樂器演奏法、速度和音樂張力的使用。此章偏重主體性的詮釋以及質性分析,將筆者對本曲指揮的理想和心得,作一全面的敘述。 由以上三章探討、詮釋的過程,模擬、體現出指揮者面對一首樂曲演出時,應有的自我要求,以及準備的過程和方式,並由此導出結論,和最初的理想原則相應比較、互為印證。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Aaron Copland Appalachian Spring

參考文獻


Adler, Samuel. 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9.
Antokoletz, Elliott. Twentieth-Century Music.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 Hall, 1992.
____________. Copland on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1963.
Ewen, David. The World of Twentieth century Music 2nd ed. London: R. Hale, 1991.
Pollack, Howard. Aaron Copland: The Life of an Uncommon Man. New York: Henry Holt, 1999.

被引用紀錄


彭怡蕙(2011)。「好萊塢電影」裡的中國音調及自我音樂之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4431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