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44.163
  • 學位論文

自閉症者的職業適應--星兒的就業故事

指導教授 : 張正芬教授 林幸台教授 盧明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以兩位在職的自閉症者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觀察、訪談及蒐集相關資料,瞭解自閉症者的就業歷程與職業適應情形,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就業歷程:雖然自閉症者一開始接無法自行謀職,但在家長的支持並積極尋求台北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的協助下,透過協會就服員協尋工作、與雇主溝通薪資及福利等相關事宜,並針對自閉症者實施在職訓練,加上雇用單位願意提供機會,自閉症者終能獲得工作。 二、職業適應:進入職場後,雇用單位對自閉症者提供相關的支持,例如要求員工要與自閉症者好好相處、多與他們互動,並包容他們所犯的錯誤,以及教導他們工作技巧。以下呈現自閉症者職業適應的情形,分成工作能力、工作態度、與他人的互動,以及職場與就服員對自閉症者問題的因應四方面說明。 1. 工作能力:自閉症者在未進入職場前已具備某些能力,例如:記憶力、注意工作場所及自身安全的能力、收拾的能力、打字能力,進入職場後由於雇主及同事的教導使他們學會了某些能力,例如: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工具使用、製作流程;此外,當他們遭遇問題,能自行解決或求助雇主、同事、家長與其他人,由於上述的能力使他們大致能應付工作上的要求。 2. 工作態度:自閉症者一開始即具有正向的態度,例如回應他人叫喚的態度良好、重視衛生、力求達到標準、細心、謹慎、準時、責任感、勇於認錯、不偷懶等。 3. 與他人的互動:自閉症者與同事的互動屬於被動,話題也較有限。而其他人與他們的互動比較主動,話題也較多元,並擴及到生活上的關懷。 4. 職場與就服員對自閉症者問題的因應:自閉症者在職場上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因應方式如下:清潔方面,靠他人的檢查與督導;自發性不夠,給予完整的指令;無所事事、無法了解口頭指示以及無法吸收太多新事物,以視覺線索提示;人際問題、與異性相處的問題、固著性,他人包容並由雇用單位與就服員加以輔導;接聽電話技巧不佳,由就服員與雇主教導。 三、維持就業的因素:自閉症者能持續就業除自身因素、就服員的支持、雇主的支持外,主要尚有雇用單位與就服員的溝通、同事的因素、家長的因素。

關鍵字

自閉症 就業歷程 職業適應

參考文獻


林宏熾(民89):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穆佩芬(民85):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 195-2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民83):殘障者支持性就業服務工作優良案例專輯。
李基甸(民88):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與職業安置,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叢書就業輔導類第六十七輯。
吳武典(民79):工商企業機構對於殘障者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的意見調查,載於推展我國殘障者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的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編印職業訓練類第十五輯。

被引用紀錄


陳亞彤(2007)。「自閉症」論述形成之探究─臺大自閉星雨社團服務經驗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10296
吳淑敏(2002)。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4197
陳維婷(2013)。從不可能到可能?兩名綜合職能科自閉症畢業生轉銜至就業歷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5544

延伸閱讀